提到佛山,自然绕不过粤剧
在佛山,有一座戏台,伫立300年
见证了粤剧的兴衰荣辱……
今天,就来说说它的故事
万福台(江光华摄)
顺治十五年,华封台建成
万福台,原名华封台,是祖庙内的戏台,建于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康熙二十三年(1685)改称万福台。它与祖庙正殿遥相呼应,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广东现存最完整的古戏台。
超过300年历史的万福台
小链接:目前作为文物保护的古戏台全国只有五、六个,而300年以上的古戏台只有两个。万福台便是其中之一。
万福台金木雕两侧,悬着一副木刻纂书对联“传来往事留金鉴,谱出高歌彻紫霄”,这正是万福台的真实写照。
万福台前青石铺地,空地开阔,是平民百姓自携条凳或站立看戏的场所。 过去每当演出之时,人烟辐辏,万福台一带,顿成闹市。
人头涌涌,锣鼓声声的万福台(甘建华摄)
从酬神到娱人,弦歌不断
“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世。”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歌舞的兴起,和远古的巫术有关。
万福台的演出,最初也是为了酬神。
过去万福台每当喜庆节日、神诞都会演戏, 尤其是每年秋收之后,几乎每晚都会有演出。万福台正对北帝,台高2米多,整座戏台远远高于观众席,设计初衷是为了使远处的北帝看得清楚。不过,这个高度似乎也适合声音的传播,每当万福台上有演出,人人都会去“沾”北帝的光,来看大戏者,络绎不绝,给古镇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小链接:清代《佛山忠义乡志》记载:“灵应祠神诞,乡人赴祠肃拜,各坊结彩、演剧,曰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佛山镇所有乡事、岁时乡俗,几乎都与酬神、鼓乐、演剧有关。
清末珠三角一带的露天简易戏棚
佛山众多的神庙在建庙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庙宇前建一个戏台,以供酬神。据佛山博物馆统计,清代,仅佛山镇就有36座固定戏台,除了祖庙、华光庙、盘古庙、三界庙、舍人庙、上沙观音庙等这些神庙的固定戏台以外,因各乡各里节庆演出活动频密,还会搭建临时竹木戏台。
那时候的佛山,可谓时时有戏看,处处有戏看。
红船弟子首演式
万福台在粤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旧时戏班每年组班一次,组班后的新阵容会在本地进行首演,然后再乘红船分赴各地演出。 这个“首演式”,必在祖庙万福台举行。
小链接:民国老报人区瑞芝回忆:“每年六月十九“观音诞”,各戏班就集中在祖庙华封戏台做首场公演,以显示戏班阵容,然后乘船到省内各乡出,至次年农历六月初一回佛山散班。”
这个“首演式”的传统,一是图个吉利,希望北帝庇佑,以求接下来的演出顺风顺水;二是为了检阅新班组的演出阵容,能在万福台演出成功,也说明戏的质量过关,经得起检验。 因而,万福台又有审戏台的作用。
万福台一年从头到尾,弦歌不断,锣鼓声声,如有神佑,如蒙万福。 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
戏班在万福台上表演
余韵绕梁三百年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据说,万福台上曾有过一副这样的对联,不过被风雨侵蚀,已不可见。
万福台见证过无数大佬倌的大红大紫,这个舞台上,几代粤剧人都曾披挂上阵,“薛腔”创始人薛觉先、“小生王”白驹荣、红线女、马师曾、罗家宝等名伶都在这古老的戏台上展示过他们的风采。想必唱粤剧的人,都想在这座古老的戏台上,当一回角儿吧?
万福台上的“角儿”(张嘉颖摄)
万福台粤韵流长,直到1949年,仍有粤剧表演。然而,随着时间流转,社会变迁,大量的古戏台消失在在人们的视线中。连万福台,也不再有锣鼓声响。
但是,古老的万福台仍在默默守候。它静静地伫立在祖庙中,等待人们向历史深处回望,重新焕发粤剧的生机。 2001年,万福台重新开放,锣鼓重响,所有的尘埃和暗影都被激荡起来,文臣武将、才子佳人,抖擞精神悉数登场,万福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传来往事留金鉴,谱出高歌彻紫霄”的年代……
2009年1月16日,知音唱聚万福台活动(邓活生摄)
来源:佛山新闻网、佛山档案方志
资料参考:《佛山祖庙》《佛山粤剧》
图片:江光华、甘建华、张嘉颖、邓活生
编辑:佛山新闻网 曹欣仪
审校:王雪、闵莘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看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