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底蕴自然风景,从古典庄园的布局里脱颖而出,以至于但凡是有独立的环境,偏远的风貌,总可以看到复刻的江南古风。像在湖北武汉江夏区,就有一座李家铺,它里面建设了相当数量的古典建筑,绵延于小桥流水之中,显得十分独特。秋高气爽时节里,打卡李家铺,总觉得光线流转中,白墙黑瓦间,又是一处明晃晃的世外桃源。
由于地处城市的远城区,所以前往李家铺,最好的方式只能是自驾。以武汉城区为起点,可以在任意地方上三环,之后向南走,在白沙洲大道下,再顺着白沙洲大道一路向南,出市区到江夏以南的京港线。这个路程可能有十几公里,好在全是车流较少的区域,自驾较为顺畅。在抵达京港线乌龙泉街道新生路路口时就可以向东走新生路,很快就能在路边看到新农村的村委会,目的地李家铺就在此地。
在乡道上来回辗转和实际抵达李家铺,看到的风景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纯粹的绿色。这种绿色与城市里的绿色面貌不同,比如李家铺这边的绿色面貌多是自然植被和树木,树林范围广,树龄大,曲径通幽的小路随处可见。机动车来回一趟,远远能听到鸣笛声,空旷悠远;路边的野草丛生,被统一归纳到一侧的田埂,农作物一岁一枯荣,行人走南闯北,看到的场景既陌生又熟悉。好在总有一栋建筑显现出来,黑白风格,形象温润。
有意思的是,真正抵达李家铺的核心区,那些古典建筑的分布,明显经过精心布局,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比如这边的一座大门,围出一排围墙,中间挂着牌匾,有种“某某府邸”的阔气感。而另外一边,围墙延伸到树林边缘,亭台楼阁的远影镶嵌在天空下,无人机的视野里,黑白建筑与绿色的氛围反差显眼。想到国画里,这样的景致多用留白和勾勒画法,显示出高远的意境。实际来看,镜头里一拍,滤镜一换,国风佳作立成。
在李家铺,小桥流水的风景布局多。桥梁不少,流水的话,以池塘为主,人工开凿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岸堤边上的石头、堤坝规模大,构筑在一起,配上岸边垂柳,即便是一年之中的九月,也有清凉的意蕴。池塘水面上,还有荷叶,面积不大,观赏性质的产物。桥梁种类多,比如有石拱桥,单体建筑,看着很有美感;还有堆栈出来的矮桥,纯粹的一个平面,没有护栏,完全的自然形态。这类桥梁只适合步行观赏,机动车要远离。
同样,在水边的景致里,亭台楼阁和蜿蜒小路也是特色。楼阁很多,独立成型,规格不大,刚好凑出一方安稳的意境。看到楼阁,就想到江南主题的诗词歌赋,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点缀这句诗的主体实际上就是楼阁。而楼阁的存在,又可以成为茶话主题的场所,一群人坐着,聊着天南地北的故事,显得十分融洽。再回到李家铺的现实中,楼阁立在水边,季节跟着轮转,游人慢慢走过,一个季节的故事又开始了循环。
严格来说,李家铺这边的古典建筑群,更像是一处独立的超级庄园,这是游览完之后的感受之一。那些密集的楼阁建筑,地上铺着地砖,还有假山和树林,花园与广场,看着很自然,虽然没有斑驳的痕迹,时光的底蕴,但因为有游客来回,本身也是透着自然的光影气质。秋天落叶满地,季节似乎停止,而清冷的环境里,建筑的阴凉氛围浓厚。在李家铺读一本书,似乎封面久久萦绕,翻成定格的江南字眼。
游览一圈李家铺,看到的村落形态似乎很淡,因为目之所及全是古典建筑和建筑群。超级庭院带来的传统古风布局,不分室内室外,有的全是白墙黑瓦,连仅有的行道树和盆栽都是刻意种植,形成一座独立的庄园。随拍李家铺,真正合适的还是人少的时候,人少则建筑和环境更僻静,清冷的意境适合留白的意蕴,似乎一条路、一座楼都能完美还原到泼墨山水画里,成为绝美的李家铺画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