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安顺
8月底,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现场观摩团来到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钓鱼台村南倚林木茂盛的鸿山,北邻文化底蕴深厚的葛炉山,大沙河自东向西从村南穿过,因西周时期一代名相仲虺在沙河边钓鱼体察民情而得名。依附优沃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钓鱼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踏上村强民富的“康庄大道”。
发展集体经济
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走进大束镇钓鱼台村,放眼看去,路景相融,路面平整、干净,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清一色地亮堂,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的村子和以前的村子直接不一个样,道路干净整洁不说,绿化也上档升级了,整个村庄上档升级了太多,现在倒有种感觉比在城里住着还舒服。”
村内环境的提升,得益于村集体收入的增加。近年来,钓鱼台村积极谋划强村富民路子,通过“1+1+1”的全新合作模式,即“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2019年不到1个月的时间,便建立22栋崭新的现代化大棚。
大棚建成后,村集体合作社与山东友硕生物科技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借助友硕食用菌先进的技术、完善的销售和品牌效应,由公司为村民提供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并按照市场价格统一提供菌棒和统一收购、销售,保证了产品质量和产量,确保销售市场,稳定收入,增加了社员抵抗风险的能力。
“今年的蘑菇长势还行,价格也很好,这一季下来挣个两万多块钱。”蘑菇种植户告诉记者。同时每个大棚每年收入超出2万元的部分,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分配模式,把利润进行分红,承包农户、合作社将按照5:5的比例分红,这样既增加了社员的收入,也让村集体获得了收入。
深耕优秀传统文化
展示乡村文化基因
尝到甜头的钓鱼台村,抢抓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又积极发展了农家乐项目、休闲垂钓项目、精品采摘项目和农家菜园项目,培育精品采摘园,种植大樱桃、苹果、酥梨、猕猴桃、山楂等多类品种;开设农家菜园,打造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综合田园体。2019年以来,钓鱼台村依附生态资源优势,先后先后吸引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大沙河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立面改造、文化节点建设等工程,钓鱼台村借助对村南大沙河的改造,发展了休闲垂钓产业。
“今天生意都满了,很好,自从搬到这个村,天天生意都爆满,有时候还招待不了,收入也很可观。我们在这个钓鱼台村开农家乐很知足、很高兴。”农家乐负责人说。借助采摘、垂钓等特色乡村体验项目,将游客留在钓鱼台村,助力农家乐的发展。
发展乡村体验项目的同时,钓鱼台村在文化 “两创”下足功夫,举办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惊蛰节气,又名“启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反映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有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的说法。农谚曰:“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今年,钓鱼台村举办了“乡村好时节·春社钓鱼台”2022年大束镇“春社”主题秀活动,通过观社戏、饮社酒、食社饭、赶社集等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展示了优秀的乡村文化基因。
据了解,钓鱼台村精神文明和文化“两创”方面,通过加大对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转化,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新消费、新活力,从而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发展。
产业兴旺,群众富裕,文化底蕴深厚,文明新风传入村庄大街小巷。如今的钓鱼台村居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改变正不断实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钓鱼台村成为了幸福感更高、文明度更优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