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村,是个常见的村名,在文昌就有9个之多,遍布多个乡镇。这天,我探访的西山村,位于文昌市清澜,距离文城镇不多远,明清时期属于安知乡坊厢都二图。
这个村子,是座古朴清幽、人烟稀少的古村落,起建于明朝中叶。现今全村有40余户,黄、朱、罗三姓,其中黄氏占据全村90%以上的人口,瓜衍自黄氏迁琼始祖至德公九世孙宣公。
西山廖,还是西山黄
百余年来,西山村曾流传着一段传奇史话。说是,西山黄氏曾改做他姓,数百年后又改回原姓。这是怎么回事呢?在跟村里老人攀谈后,我渐渐了解到事情的原委。
相传明朝时,文昌清澜的黄宣公夫人廖氏弟弟廖国卿膝下无子,故将自己的孩子黄天然过继到其门下,并改为廖姓。长大后的“廖天然”遵从父命迁居至此地,也就是西山村肇基开村,其后世子孙俗称“西山廖”。
清末民初时,“廖天然”后世子孙决定认祖归宗,纷纷倡议将“廖”姓改为“黄”姓,无奈时局动荡,一直未能如愿。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海外华侨捐资修建宗祠之际,村里上下才一致决议改回“黄”姓,尊“天然公”为“西山廖”、“西山黄”共同的始祖。
这段家族佳话,被时人称颂一时。这座具有标志意义的黄氏祖祠,也因此声名远扬,吸引着众多黄氏、廖氏族人共同携手前来祭奠祖先,共诉亲情。
兼有中西,贯穿古今
黄氏祖祠,坐落于村子南边坡地处,前后两进,从东向西坐落,由山门、前庭、首进(享堂)、连廊天井(拜庭)、后殿(寝堂)以及左侧的堂坪、右侧的两间庑房组成,总体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
整座祖祠造型交织着东西方建筑风格,以文昌传统建筑为主要基调,既有中式建筑的形制格局,又有西洋建筑的雅致风韵。
走进祖祠内部,映入眼帘的画面除了精美的灰雕、木雕和彩绘,还有充满异域风情的琉璃围栏,精雕细琢的西式浮雕。若是想探究整座建筑的文化符号,没有一整天时间恐怕都不能一一看透。
老人说祖祠由早年远赴南洋谋生的华侨们回乡投资兴建,累计花费超过了光银大洋一万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不小的金额。修建祖祠水泥、琉璃瓷器、钢筋、木料等原料,也多取自东南亚各国。
中西方建筑元素交融为古老的宗祠建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环顾祖祠内的建造形式、装饰图案无不彰显着鲜明的时代个性。这就诞生了一种独一无二,而又无以复加的建筑风格,经过岁月洗礼后,便具有了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体现出文昌人开放进取、友善包容的地域人文色彩。
随着时间推移,西山黄氏祖祠外观早已失去绚丽的外观,墙体文字也已剥落,然而非凡的建造工艺让他遭受了百年风雨侵蚀后,依然坚固如初。悠悠百年过去,这座祖祠背后有着许多小故事,每段都有鲜明的时代底色,见证了文昌侨乡的历史变迁。
百年祖祠话沧桑
起初,西山黄氏祖祠仅是尊宗睦族的民间祠堂,黄氏族人们聚焦于此祭拜祖先,缅怀先贤。而后,为振兴中华,启发民智,黄氏族人在祖祠里兴学育才,创办了“振夏初级小学校”新式学堂,并聘请老师,教授族中子弟先进文化知识。除了本村子弟,振夏小学还招收了西山园、大园、城梅、山贝等附近村子的孩童。
由于诞生在特殊时代,没过几年,振夏小学便就在战火的波及下,匆匆停办了。虽然日本投降后,复办过几年时间。但由于解放后,邻近西山村新建的大园小学建制更完整,人口更多,振夏小学因此永远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1953年土改结束后,西山黄氏祖祠又再变换了角色,演变成了农村识字班和文化扫盲夜校。不识字的农民们白天下地辛勤劳作,晚上到此学习文化知识。
半个世纪的尘嚣散去,各个时期的年代印记散落在祖祠里各个角落。正殿北面墙上,一块黑板镶嵌在墙壁当中;墙角一隅,脱谷粒的机器静卧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房间里,还留有激昂澎湃的时代标语;左侧北屋墙上,镶嵌着海内外黄氏族人捐资修路修祠的功德碑刻。
回看西山村的人文历史,不难发现这个村子数百年间人文蔚起,曾走出明经进士、岁进士、太学生、国学生、六品文林郎等30多位科举贤良,也走出过1名黄埔军校生。步入新时代后,更是人才辈出,可谓群贤毕至,英才辈出。
探访西山村的脚步到此已然告一段落,不过西山黄氏故事远没有结束,未来想必将迎来更多精彩。这个有着包容并蓄、尊师重教、敦亲睦族等传统美德的悠久村落是文昌侨乡历史人文的一个缩影。西山黄氏家风文化,是文昌侨乡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西山黄氏的家族史,是文昌侨乡深厚历史积淀的写照。
时至今日,文昌侨乡这股崇文向善、多元融合的人文气息依然无处不在,雅韵袅袅,绵延不绝。
#跟着头条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