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江区以加强风貌管控和传承历史文化为核心,大力推进望杏坊保护开发。张文祥 摄
望杏坊牌坊位于梅城江北中华街与辅庭路交界处,宽5.8米、最大高度8.8米。
赖俊权 摄
位于望杏坊的鹤和楼是梅州著名教育家、书画家、诗人梁伯聪的故居。
袁群华 摄
图为望杏坊珍珠公园。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细数,来梅城已将近十年,我一直居住在南门商业广场。尽管江南新城、芹洋新城等地高楼栉比,繁华现代,但我还是喜欢江北老城区朴实的烟火气。我与家人生活于此,穿梭往来于此,用自己的方式倾听、阅读、触摸这座千年嘉应古城的过往与当下。
“左则桂乎是攀,右则杏焉在望”。在江北老城片区,左边金山街道有爱国诗人黄遵宪故居“人境庐”为支撑的攀桂坊,右边西郊街道有著名教育家梁伯聪故居“鹤和楼”为代表的望杏坊。“两坊”面江而立,垒叠起客家文脉的精神高地。它们历经流金岁月的洗礼,书写着“一城两坊”前世今生的故事。我的家离望杏坊只有几百米距离,我和家人常去那里休闲散步,也常带外地的友人前往感受其浓厚的文化底蕴。
千年城邑,历史苍茫;山明水秀,文脉舒张。站立在中华街新建的“望杏坊”牌坊下,仰望巍峨大气的花岗石牌坊,会让人情不自禁怀古念今。300多年前,一场大火令当时立于大觉寺前的坊表倒塌湮灭。然而,崇文重教优秀传统文化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梅城蔚然成风。翻开望杏坊厚重的书卷,我们不难发现,其周边私塾众多,邑民世代兴学育人,众多书香家族叠浪涌现,培育了黄仲容、林丹云、张敦道“一里同科三进士”和颜鸣皋、颜鸣汉兄弟进士等名人,培养了梁伯聪、朱云卿等众多名人革命志士,以及黄仲容的第四代传人黄锡璆(北京小汤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的总设计师)。名人辈出,名士荟萃,使得望杏坊名声在外,熠熠生辉。
穿过牌坊,中华街、辅庭路栋栋相连的骑楼,修葺一新,却又保留了其原有的“民国风”建筑神韵。我们走街串巷,来到望杏坊的核心区域黄泥墩社区。得益于近年来梅江区政府致力于推动“老城区改造”和“精致五小园”建设,如今的黄泥墩已然蝶变为宜居宜人优美社区。珍珠公园是新镶嵌上去的一颗明亮“珍珠”。新建的停车场整齐划一地停放着各式各样的汽车,本地村民和外地游客不用担心汽车无处安放的问题了。寒来暑往,晨昏日落,总有不少市民前来漫步游走在花木成荫的塑胶绿道上,亦或在公园广场上载歌载舞,人气的聚集让公园显得活力无限。
禾好塘、月影塘等四口池塘像一株精致灵动的四叶草,亭亭净植在黄泥墩的居民区中间。水塘周边约1000平方米农菜地统一装饰了围竹篱笆,像是给池塘织上了一圈美丽的围脖。秋高气爽,蓝天白云铺开,塘边杜鹃花开,清晰地倒影在水中,那是大地“咔嚓”一声拍下的一帧高清美图。有村民挑水桶从池塘中间的桥堤走过,扁担的一头挂着一袋刚新鲜采摘下来的蔬菜,一副怡然自得的悠闲模样。此情此景,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带曾经是“路难行、车难进、水难闻”的“脏乱差”社区。多年的人居环境整治,让社区环境越来越美,群众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望杏坊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环绕在四口塘周边。梁伯聪故居“鹤和楼”是必看之所。“鹤和楼”是一座三堂一横枕式走马楼结构的古建筑,比起其1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和68个房间的大手笔,正门显得小而庄重,恰恰体现了主人当年虽然富裕却低调谦和的品质。正门上贴着大红对联“鹤龄益寿,和气致祥”。这栋百年老屋,如鹤龄长者在谆谆教诲后人:家人、邻里要和为贵,和气可生财旺家;祥和的好环境,是延年益寿的福地。
盛夏未央,初秋登场。屋外,明晃晃的骄阳给水泥路、池塘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但是,进入“鹤和楼”屋内,“九天十八井”过滤掉了燥热,开辟出了一块块清凉之地。欣赏屋内布局陈列,但见门楼梁檐瓦底有彩绘、灰塑装饰,墙壁彩绘荷、松、仙鹤、梅花鹿等立体精美图案,细节处处古朴大气,精美雅致。大小不一的厅堂,菱形格子的花窗,灰雕彩绘的柱廊,青花瓷的栏杆,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主人当年的匠心独运。在如此幽静典雅、通透敞亮的居室里读书温课、会客品茗,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啊。
珍贵的历史建筑,既是时代风雨、人世沧桑的见证,也是一种穿越时空的信物。在望杏坊,共有名街古巷9条、古民居24座、历史遗迹7个、书院宗祠3座、寺庙庵堂3座。重修鹤和堂、朝议第、醉经楼、节操楼、仁风楼等古建筑,让这些毗邻而立的老城文脉焕发新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丰富百姓精神生活,是对名人的缅怀与致敬,也是让名人故居“活”起来,让城市名片“亮”起来的一个举措。
纵观望杏坊的一街一巷一塘一屋,既有传承,也有蝶变。过去的人文鼎盛可见端倪,如今的宜居环境有目共睹。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需要有温暖的好住所,休闲的好场所,读书的好氛围,奋斗的好目标。这些,也是一个城市充满活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价值所在。
文:郭劭楷 何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