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第二窟中的一幅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图。画面以石绿、墨绿为主要色彩,人物形态逼真,线条精湛流畅。画上,水月观音头戴菩萨冠,胸披璎珞,微微抬头凝视左前方一弯明月。
榆林窟第2窟 西夏 高175厘米 宽166厘米 史苇湘 临摹
榆林窟第2窟 西夏 高175厘米 宽166厘米 史苇湘 临摹(局部)飞天在向水月观音礼拜
榆林窟第2窟 西夏 高175厘米 宽166厘米 史苇湘 临摹(局部)唐三藏和孙悟空
一飞天在水月观音面前不远处遥相礼拜。再远一点,能看见一僧一猴。那僧人身披袈裟,面庞丰润,正在向水月观音敬礼作揖。猴儿手搭凉棚遥望观音面容,手里还牵着一匹马。据说,这是《西游记》中唐三藏与其弟子孙悟空的早期民间形象。
莫高窟第158窟(4/5比例) 中唐(公元766-835年)
莫高窟第158窟(4/5比例) 中唐(公元766-835年)(局部)
这是按照4/5比例复制的莫高窟第158窟。此窟为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之一。在形如睡塌的小台上,卧佛像赫然横陈在观者眼前。卧佛俊眼修眉,神态宁静祥和,袈裟的衣褶流畅生动,令人观之忘俗。
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晚唐
这是游客到莫高窟必看的八大洞窟之一。清光绪二十六年,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发现了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的此窟,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因此又被称为“藏经洞”,学者们将它看作“敦煌学”的源头。
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晚唐 (局部)
北壁禅床上坐着一高僧像,即洪辩像。壁上画双树,东侧树上挂一水壶,西侧树上挂一布囊,看上去是在今天也能流行的包包款式。
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于8月30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展览以“经典敦煌艺术”再现千年石窟艺术的不朽神韵,以“藏经洞专题”展示敦煌学的博大宏阔,以“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展现敦煌艺术的现实活力。共展出文物、临本、现当代艺术家创作计280余组件,在展品数量上创纪录的同时,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从而为学术界和公众奉献出一个结构多元、内容丰富、古今集合的艺术大展。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敦煌自古以来便是“华戎交汇一都会”,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不同民族与各种文化在敦煌交汇、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就是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结晶,公元4―14世纪,由于佛教的传播,古代艺术家在莫高窟陆续营建了大量的佛教洞窟,至今仍保存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包括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伴随着20世纪初敦煌石窟藏经洞文献的发现、流散和传播,在中华文化的谱系中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敦煌学”,使敦煌走向世界。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让公众在当代美术馆近距离欣赏宏壮瑰丽的敦煌艺术之美的同时,还将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多元感知于一体的丰富体验。展览展现超过280组件作品。其中,复制洞窟8座,文物级壁画临本、彩塑临品等总计约202组件。展览还第一次系统呈现常书鸿、董希文、孙宗慰等37位艺术家的70余件作品。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作为迄今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览,“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不仅在展览结构、展品数量上实现新突破,更是从现实的视角出发,力图为敦煌学研究、传承和弘扬打开新的空间,为当代文化艺术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
据悉,展览期间,美术馆还将举行丰富多元的公共教育项目,包括主题论坛、学术讲座、儿童美育活动等。
展期至2023年2月28日。
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