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厌倦官场,就会想要归隐于恬静的山林,过着闲适安稳的生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成为久处繁华都市人们的向往。
位于我国秦岭山脉中段有一座山唤作终南山,在众多历史古籍当中都有关于此山的记载。长久以来,关于此山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因此衍生了许多成语,例如“寿比南山”、“终南捷径”。并且在历史上有许多隐士和得道高人居住在此,所以也流传出不少关于长生不老的故事。
终南山是我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圣地,因此吸引了不少道观或、庙宇在此修建。在和平时期,于此居住的仍旧以道士为主,据书中记载,只有东晋年间由于战乱,引的少数百姓逃往山上躲避战乱。即便如此这里居住的人屈指可数,所以恬静尚未被打破,古老的文化底蕴也被完好的保存。
虽没有陶渊明的那种境界,但后世许多来到终南山地区隐居的人士,他们大多都是发自内心的追求心中的理想,想要于此淡泊名利的过完一生。然而,终南山原本静寂充满神圣感的景象,却被一群“跳梁小丑”打破。终南山隐士:万人上山的真相是为逃避工作,一场雪让其原形毕露。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压力倍增,许多年轻时不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开始向往古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现代城市固然有其美好所在,但灯红酒绿的生活下,暴露出的是高额的生活成本。并且由于社会的先进性,当代年轻人要想像过去的人们那样想实现梦想,显得极其不易。
十年寒窗,让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拥有多光鲜亮丽的白领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却并不像眼前所见。许多人白天身着职业装穿梭于高档写字楼,但每个月到手的工资除去日常生活费,真正能够攒下的钱甚至不如一些人靠苦力吃饭攒的多。
这样一眼就望到底的日子,让绝大多数满怀热血的青年看不到努力的希望,所以不少人厌倦了都市的繁华,转而效仿古人过上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由于终南山浓厚的道家文化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这个地方一度成为人们过另一种生活的首选之地,一时间,静寂的山林也热闹了起来。
然而这万人向往终南山生活的背后真是因为看淡人生才选择归隐的吗?事实并非如此,这群所谓的“终南隐士”并不是真正淡泊名利,而是由于社会的巨大压力,让他们迫不得已选择到山上来“避难”。一场大雪让这群隐士成为“跳梁小丑”,一度被推回原来的生活。
想要在终南山修行并不容易,并非单纯的放下以往世俗纷争的生活投入到山林中。真正的修行是修身与修心的结合。真的隐士,即便他们最初的想法也是为了逃离世俗,但是能够坚持下来就表明他们并非是为了享乐。
深山的苦楚和辛酸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尤其是终南山下雪的冬天。山上的气温通常要比城市低的多,山上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靠柴火取暖。在城市呆惯了的人自然不具备这样的生存技能,并且居住在这里可没有豪宅别墅、现代化的房屋,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草棚就已经是幸事,所以有不少人被这样的生活环境吓退。
真正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每天的吃食全靠在深山老林挖掘,但是当代年轻人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出行有代步工具、在家有智能家电、吃饭有外卖,这样的基本求生技巧都不具备,凭什么能够在终南山生存下去呢?而且在大雪环境中,求生更困难。
长期居住在终南山的那些真隐士,他们的出行全靠徒步,并且运动量极大,所以即便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身体素质也极好。对于他们而言,上山下山易如反掌。反观长久坐在办公室的白领,生活在智能化的环境中,根本无法忍受每天跋山涉水的生活。
如今城市生活节奏极快,人们想要短暂的换一地生活无可厚非,但是隐居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这除了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还需要内心对隐居生活的真正认同,否则心中意念不坚定就无法真正的将隐居生活坚持到底。
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所谓的隐居,不过是为了逃避工作。追求一种全新的境界,需要建立在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了解之上,“东施效颦”只会丑态百出。正如陶渊明所言,万事心远地自偏,大隐隐于市,与其逃避工作、逃避生活,不如将自己的内心修炼的足够强大,自然就能够抗住外界的压力。修行关键在于修心,而非以换一居住地来逃避现实。
参考资料:
《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