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倒影似条龙,水涸才能见丽容。”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上游来水偏少共同影响,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在鄱阳湖底的千眼桥由此完全显露出来。相比往年在冬季才显露,提前了约四个月。
千眼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建于明代。江西省文旅厅官网显示,它长2930米,宽1.2米,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其因泄洪孔共983个得名“千眼桥”,也称“千孔桥”,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月3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驱车来到多宝乡,放眼望去,千眼桥横亘在干涸的湖床上,指向对岸的庐山市。风极大,吹起的河沙刮到脸上,生疼。逐步向里走,湖床的龟裂程度触目惊心,裂缝能达人的三指宽。地面上遍布干枯的贝壳,间或能看到已经干瘪的鱼。
在江西省政府官网上,这被描述为,鄱阳湖湖区生态环境遭受严峻挑战,大片湿地裸露成大草原,湿地功能持续退化,沉水植物大量死亡,鱼类栖息地、繁育场大幅缩减,越冬候鸟食物堪忧,江豚搁浅风险剧增。
来自南昌的游客刘女士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前年10月份,她到千眼桥游玩,从多宝乡这一侧算起,在桥上走了不到一半,就没法继续向前,因为前面的桥体被湖水淹没了。今年走完整座桥,才到达有湖水的地方。
更令她感到震惊的是,前年在桥上走的时候,桥两侧都是淤泥,今年桥两侧是龟裂的土壤。
刘女士于前年10月拍摄的千眼桥
9月3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航拍千眼桥
今年,鄱阳湖提前100天进入了枯水期。
6月23日,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水位19.43米,较多年同期均值偏高2.81米;鄱阳湖水位出峰后,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来水偏少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7月9日开始水位由偏高转为偏低。8月6日2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标志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较1951年有记录以来(1951-2002年平均时间)提前100天。
这就意味着,44天内,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降了7.44米,日均退幅达0.17米。其中,8月4日退幅最大,达到0.31米。
8月19日4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退至9.99米,跌破10米关口,提前进入低枯水期,今年成为1951年以来鄱阳湖最早进入低枯水期的年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了解到,截至9月2日12点15分,鄱阳湖星子站的水位为8.5米。
最新报道显示,目前鄱阳湖区370平方公里的通江水体面积,与6月23日今年最大通江水体面积3560平方公里相比,缩水近九成。
当地群众正通过打井取水等方式,缓解灌溉用水需求。
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露出大片的河床,两名女游客走在河床上。
受持续干旱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明代古桥“千眼桥”提前近四个月显露真容。
千眼桥附近的河床现大面积的龟裂
在鄱阳湖丰水期,千眼桥浸泡在水中,当鄱阳湖水位低于10.5米时,才露出真容。
鄱阳湖水位逼近极枯水位,部分鱼类、贝类死亡
鄱阳湖河床现大面积龟裂
(大众网·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