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通俗类的书籍当中,都把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视为欧洲最高峰。然而实际上,欧罗巴洲的最高峰乃是位于欧亚交界处的厄尔布鲁士山。
这座山峰位于今俄罗斯西南部,属于高加索山系的博科沃伊支脉。厄尔布鲁士山是一座死火山,主要由安山岩构成。山体呈现高一矮的“双峰并峙”态势,海拔分别为5642米(主峰、居西)和5621米(辅峰、居东)。因此又有“双顶巨人”的称号。根据旅行者记述,从野外实地远眺,巍巍而耸,凛凛而立,超然群伦,凌逼霄汉,墩实中显现出一种难以描述的威严……
厄尔布鲁士山屹立于欧亚两洲的交界处,因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十九世纪时,沙皇俄国的埃马努耶尔将军就带领士兵攀登主峰,以确定军事制高点,由此“欧洲之巅”被视为扼守高加索山脉的重要据点。而在二战时期,德国人也盯上了这座山峰,并与苏军在此进行了一场恶战。
01
1942年初,刚经历了莫斯科战役失败的德军,决定卷土重来。他们这次的战略目标乃是在苏联南方,希望打通高加索山脉,从而进军巴库等地,获得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德军只要进入高加索地区,就可借此进入中东地区,切断英法在此的殖民地,获得大量资源,并对英国进行侧后攻击,以支援北非前线。
由于苏联最高统帅误判德军动向,将主要兵力放在莫斯科一线,这让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得以长驱直入,苏军在五、六月节节败退,先后在刻赤半岛、哈尔科夫遭遇惨败。德军攻占罗斯托夫后,打开了进入高加索地区的大门。于是在7月2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发布第45号训令,实施代号为"鼠曲草"的作战计划。“企图围歼部署在罗斯托夫以南及其东南的苏军,攻占北高加索。成功后再以1个集团军群从西面迂回高加索山主脉,夺取新罗西斯克;另以1个集团军集群从东面进行迂回,攻占格罗尼、巴库;随后前出到第比利斯、库塔伊西、苏呼米等地域,与部署在苏土边境的26个土耳其师建立直接联系。”
当时南方集团军群兵分两路,分为A、B两个集团军(这次分兵是个错误,是导致后来斯大林格勒失败的重要原因)。一路进军高加索,另一路直扑斯大林格勒。A集团军在李斯特元帅率领下,向高加索地区扑来。负责主攻的克莱斯特大将并不主张夺取高加索山脉,而是想快速通过奥尔忠尼启则直入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却坚持要部署山地兵团,突破西高加索山口。德军的山地部队,主要由来自奥地利蒂罗尔的山民构成,他们不但装备精良,又是山地战的好手,这意味着苏军将面对一群可怕的对手。
02
8月15日,在库罗马和盖马拉两位上尉的率领下,德军山地部队开始向厄尔布鲁士山发起进攻。德军一举穿过了高加索山脉的克鲁霍尔山口,从侧翼袭击驻扎在山口的苏联军队,迅速获取了厄尔布鲁士山南麓的主动权。8月18日,德军攻占了海拔5300米附近的“11号休憩地”登山营地。这座营房,是三十年代苏联为攀登厄尔布鲁士山的登山者们修建,有一个休息地和一个可以过夜的营房,从外表看是一座堡垒状的两层水泥建筑,人们称它为“高山旅馆”或“厄尔布鲁士大饭店”。旅馆被修成堡垒型,窗户很小,墙壁厚而且外形是圆形,这是为了抗强风和严寒。占领高山营地后,德军在那里升起了一个高空载人的气球,以观测苏军的动向。
而在8月21日,德军山地部队登上欧洲之巅,升起了两支山地部队的军旗以及纳粹德国的万字旗。这件事被德国媒体大肆炒作,视为取得高加索战役胜利的标志。当然在厄尔布鲁士山插旗只是一个外在形式,残酷的战斗远远没有结束。就像硫磺岛战役中,六名美军在岛上的折钵山竖立星条旗,照片被广为流传,可实际上这场恐怖战役才刚刚开始。
03
不久克莱斯特进军遭到拦阻,苏军开始了反攻。为了获得战略主动,就必须拔除厄尔布鲁士山上的据点。加上德军登顶插旗的宣传,让苏军感到不快,于是开始了夺回欧洲之巅的行动。9月28日,苏军派出100多人组成的山地部队翻越险峻的高山,冒着严寒来到11号休憩营地。但苏军缺乏山地战经验,加上补给不足,这支部队很快就被德军全歼,无一人生还。
但是由于战事吃紧,未能获得有力支援,高山上的德军成了强弩之末。而苏军则开始招募曾经登顶厄尔布鲁士山的士兵,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2000人的团队,并装备了先进的山地战装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苏军开始了夺回欧洲之巅的战斗。这些战士虽然战斗技能与德军有差距,但更熟悉、适应高加索山脉的自然环境,加上他们拥有人数的优势以及顽强的斗志。经过浴血奋战,他们将厄尔布鲁士山上的德军全歼,拔除了纳粹卐万字旗。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鼓浪隐士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