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定西,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它从历史时间线展开定西的纵向空间,由此看见了这片热土厚重的风土人情、历史转动时刻。与定西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类似,这里用实物讲述着一系列关于定西的惊心动魄。
定西在甘肃省中部,也称“陇中”,历史上虽因自然灾害与战乱不断侵扰,然而却有着5000年的深厚历史积淀。1923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临洮马家窑村的黄土台地上发现了大量彩陶。确认这是距今约5000~4000年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远古文化。20世纪40年代,夏鼐先生命其名为“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拉开定西文化的序章,出土陶罐上优雅的纹饰描绘出定西先民生活中的闲情逸趣。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范围东到渭河上游,西至酒泉和青海西北部,南到西汉水流域,这也充分说明当时西部的人居自然环境远比如今优越。而后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也补充说明了这一点。自此奠定定西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人类繁衍生息、进化发展的摇篮”这一说法。
到了西周,关于定西开始有文字记载。那时这里还是富饶之地,当年的伯夷叔齐不愿意做皇,又耻食周栗,就是沿着渭河岸边的泽水密林到首阳山隐居的。
战国时期,秦国发动了对西部的战争,而后借由狄道又向南,打入四川。秦国深知陇西郡的重要性,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秦长城。
进入汉代,“新莽权衡”这件文物最具代表性。它是极为稀有而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二权一衡),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三权一钩一丈)。其发现过程和散落两地的结果曲折离奇。它的实物展架虽然空着,但是在定西东湖公园,我们看到了成倍放大后的新莽权衡地标建筑,整座文化广场因新莽权衡这件文物熠熠生辉。
西汉末年王莽秉政后,为了满足其托古改制的政治需要,完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度量衡制度改革。这一改革建立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系统、最权威的度量衡学说,并监制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为推广其度量衡制度提供了具体实物依据。新莽权衡即是这一时代的重要标志。
到了三国时期,蜀将姜维在临洮岳麓山顶修过烽燧;唐朝时期,吐蕃入侵,藏传佛教随之传入陇中,这尊代表坛城的佛塔设计极为精巧,正是那段时期文化交流的生动表现。
定西博物馆藏元代的文物最多,品类最为丰富。文物大部分来自定西漳县的汪氏元墓群。1972年夏,一场暴雨引发洪水,冲开了漳县城东南的一组墓穴群,现场发现许多金银玉器的同时,也看到了墓穴中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砖雕刻画。
漳县县城
原来这座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古墓是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子孙后裔的家族墓地,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大的元墓群。后来先后发掘清理墓葬17座。其中元铜镜、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赐金牌等物特别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属国内少见的文物精品。
东湖公园
Tips:定西市博物馆在解放路陇中文化城4楼,开放时间:周二~周日,上午9:30~下午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