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叫响“地球的边缘”的人、探险家杨勇:
龙头山有成为国家公园的潜质
龙头山大断崖山脉延伸到美姑河中。唐晓军供图
龙头山大断崖下绮丽的景色,仿佛外星世界。杨勇供图
8月31日和9月1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对凉山州雷波县龙头山大断崖(又称“地球的边缘”)长期封山管控一事进行报道后,引发强烈反响,不少网民对这片秘境充满了好奇,也关切“地球的边缘”如何走好发展与保护的平衡之路。
横断山研究会负责人、探险家杨勇是首个叫响“地球的边缘”的人,9月1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凉山州可参照国家公园的建设模式对龙头山区域进行规划与开发。比如,以龙头山为中心,以“龙头山-狮子山-金阳天坑群-悬崖村-美姑河大峡谷”为圈,打造跨县域、有丰富主题的大凉山国家公园。
山地高原峡谷平坝
造山运动在凉山留下独特痕迹
对龙头山,杨勇有种特别的情愫。他在凉山长大,在昭觉县上小学时,教室的窗口正对着龙头山,那时他常常望着远方的山脉出神。长大后,他从事与地理、地质相关的工作,更是对龙头山奇特的地貌表示出极大兴趣。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造山运动在凉山留下了独特的痕迹,从海拔四五千米的连绵山脉到海拔300多米的江河峡谷,构成了凉山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和立体生态系统,组成一幅幅大裂谷托起的山地、高原、峡谷、平坝等动人的生境画卷。2016年至2020年期间,杨勇曾在不同季节多次到访龙头山。
2016年,他第一次抵达龙头山,峡谷里,几乎垂直、落差从几百至上千米的断崖绵延十余公里,那种险峻和美妙带给他极大的视觉震撼。回想起小时候在金阳县城生活时,父母告诫“如果篮球掉下去了,需背着干粮去捡”“千万不要去边边耍,不然,要被水龙王吸进去”,突然间,他产生了一种这就是“地球的边缘”的想法。
除了壮美、险绝的风光,龙头山大断崖所在的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还藏着大熊猫、四川山鹧鸪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于是,在给《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的文章里,他首次为龙头山大断崖贴上了“地球的边缘”的标签,并一炮而红。
在杨勇看来,龙头山区域的形态堪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龙头山大断崖和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通过自然的力量‘切割’出的大峡谷。在龙头山区域,除了起伏的山脉和台地,众多极具彝族风情的乡镇村落也坐落于此,加上美姑河流域深厚的人文,简直就是造山运动和人类争取生存空间的活化石。”他说,凉山还有雷波-美姑龙头山下震旦系和寒武系岩柱峰丛景观等稀缺的旅游资源,龙头山完全具备成为国家公园的潜质。
建议以龙头山为中心
打造有丰富主题的国家公园
今年,在短视频的助攻下,“地球的边缘”突然走红网络,但近期雷波县发布的一纸禁令,让众多还没有抵达龙头山的网友感到遗憾。“如果让龙头山绝美的风光一直沉睡就太可惜了。”杨勇倡导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在杨勇的笔记本电脑里,藏着一段他制作的5分零10秒的龙头山开发规划短视频,那是之前他对龙头山如何发展有过的系统性思考。记者观察到,视频里规划有观光火车、越野基地、高空玻璃栈道、悬崖秋千、悬崖酒店、半穴居酒店、高山音乐节和彝族文化博物馆等文旅体验内容。
杨勇认为,凉山可参考国家公园的建设模式,对龙头山进行规划开发,实现其资源全民性、利益共赢性。
“所谓资源全民性,就是指受益群体应当是全体人民,而不是商业化之后只属于某一个业主。”杨勇解释,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是当前我国打造国家公园的目的所在,所以龙头山不能商业化。
在利益共赢性方面,杨勇提出,龙头山开发过后,应当关注公众、当地百姓和环境三方面的利益。“除了强调环境不能被二次破坏之外,还可以培养当地百姓成为服务和保护人员,扶持当地旅游经营者和家庭经营户,让大家都能从中获益,良性发展。”
杨勇建议,凉山可以龙头山为中心,以“龙头山-狮子山-天坑群-悬崖村-美姑河大峡谷”为圈,打造跨县域、有丰富主题的大凉山国家公园。
保护与开发怎么平衡?
保护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建
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求平衡,这也是记者此番采访中想要追问的答案。
“保护自然资源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建。”杨勇以连接欧洲七国的阿尔卑斯山为例,他说,当地的上山旅游索道上百条,观光火车开到了山顶,旅游小镇遍布山间。另外,占地89万余公顷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有上千个景点,“为避免公园内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公园主动建设了600多公里的环线公路和1500多公里的游览道路以及徒步路线。”他认为,这就是主动规划所带来的环境保护最好的案例之一。
落脚到龙头山的规划与开发,杨勇认为可以借鉴海内外优秀案例,将景区设计与环境相互融入。他期待,当游客来到龙头山时,除了可以欣赏悬崖、峡谷、彝族风情外,还能体验索道、栈道、公路、酒店等设施的人文特色。
此外,杨勇认为在规划过程中还要化被动为主动,“不能等环境被破坏了才采取纠正措施,而是要通过主动规划来保护环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见习记者 罗石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