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露营,逃离拥挤忙碌的现实世界,重返辽阔浩瀚的山川湖海。/unsplash
整个夏天想和你一起环游世界。
山路蜿蜒就像是爱的冒险
你的笑脸是我唯一的零嘴
我用双眼捕捉这特写
✎作者 | 许阳莎、陈晓桦、唐红艳
露营作为逃离忙碌现实的一种方式,近来又在年轻人中间火了起来。
许多人应该都曾设想过另一种生活方式——独自驾车,奔赴野外。
像这样:
@四月的小咪/B站
逃离拥挤忙碌的现实世界,重返辽阔浩瀚的山川湖海。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总是带着些骨感。
总有那么些小可爱,一打开就是自带bug的模式。
比如:
@骚拳超人
明明找了个风水宝地,想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不小心却与牛牛为伍。
又比如:
@碳化松果
当你独自露营时,幻想中是和其他露营者友好地打招呼的画面,又或者是自己平静地享受内心难得的安宁。
然而现实可能是……
@碳化松果
周围空无一人,安宁有了,寂寞也有了。
不过, 就算有种种意外存在,也没有办法抹掉年轻人对于露营的向往。因为所谓露营,就宛如一道神奇的桥梁,一端是我们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另一端则连接着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由天性的无限渴望。现代露营“鼻祖”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
人对于融入或回归自然的期待,
这种期待似乎出于人性本能。
可能提到露营,人们很容易想到像这样的聚会:
@噗噗叽叽__
和朋友一起,在露天的草地上享受美食,谈天说地,唱歌跳舞。
虽然这种富有烟火气的露营很吸引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被点赞最多的,往往是真正深入大自然的那些视频,因为唯有它们才能触及我们最深处的灵魂。
很多刚刚入坑的人之所以会自带bug,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只模仿了形式,而不知道露营人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
所以露营人想找的,究竟是什么?
@Inhere在这里
可以说露营人孜孜不倦寻找的,是大自然埋下的奇迹,因为他们深知每一种生命都是平等的,各有其独特的美与令人钦佩的生存智慧。
@Inhere在这里
他们可能戴着草帽、穿着长裤、喷洒着防蚊剂在草丛里穿梭,目光锐利、目标明确地寻找猎物。看似自我折磨,而其中的乐趣,只有露营人get到了。
澳大利亚的蜘蛛在暴风雨和洪水来之前会团结起来结网。@YouTube精选字幕组
举目四顾,但见片片蛛网漫天飞舞,在阳光的衬映下,宛如满天繁星闪烁着银光。……对此奇景,哪怕再麻木的人,也难免怦然心动。(《塞耳彭自然史·致丹尼斯·巴林顿先生·第23封》)
除了在足够幸运之时与奇观异景撞了个满怀外,露营人更期待在茫茫天地间,邂逅许多无拘无束的奇妙萌物,因为那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柴米油盐的日常烦恼,重新感受生命最本真的面貌。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说:“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
一只大山雀正在一展歌喉。@探纪自然
青山雀食欲旺盛,什么都吃,是农家的常客。……看到掉地的苹果,它会上去啄上几口,还爱飞到向日葵上头挑葵花子吃。在寒风凛冽的日子,青山雀、沼泽山雀和大山雀都会飞到草垛的边上,向外拽燕麦和大麦的秸秆。(《塞耳彭自然史·致丹尼斯·巴林顿先生·第41封》)
对了,爱美的女士注意了,露营不需要精心打扮,如果一定要打扮,那也是不着痕迹地打扮——尽可能使用自然色。露营是指在野外小住,“野外求生”大片如何上演,全在于你决定带什么和不带什么。这种时候,断舍离哲学高手显然占尽上风。也许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你才会真正考虑,你是否需要拥有这么多东西,又究竟应该把哪几样物品请进生命里来。
@sundaybest_阿玺/B站
露营其实有着更高哲学层面的意义。博物学家约翰·阿瑟·汤姆森认为,我们去乡村观赏美景、聆听声音,更是为了将它们与我们原有的生命经验相勾连,去触及更高的智慧:
人永远在把自己放进所谓的外部世界一并感悟。在云雀歌声的奇迹里,听到雪莱的音乐和梅雷迪思的智慧,从苍头燕雀的欢歌,想到长翅膀的小天使,并在“百合花闷住的夏蜂嗡鸣”中,“找到与旋转的恒星暗藏的某种结合”。这,正是它特殊的魔力所在。(《动物生活的秘密·十四 乡村之声》)
其实,早在现代露营兴起前的18—19世纪,便有一群迷恋大自然的博物学家孜孜不倦地观察、记录,弯下腰去仔细俯视一只蚂蚁,昂起头去认真观察一只飞鸟,去注视大自然中每一个自由、野性的生灵,去聆听大自然中每一种天然、美妙的声音。
他们的书写为我们勾勒一幅诗意栖居大地的理想生活方式图景,让我们停下忙碌奔波的脚步,从城市的喧闹中暂时抽离,重新回归生命最初的鲜活与热情。快来看看他们都想了什么?
《动物生活的秘密》
[英]约翰·阿瑟·汤姆森 著
康慨 康布谷 译
蚂蚁的大脑是宇宙中最奇妙的物质颗粒。
痴迷旅行,热爱探险,迫不及待远离家乡……你是古怪而有趣的浮浪人么?
本书不仅有关于动物行为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于神奇生命之网的窥探。
约翰·阿瑟·汤姆森在昆虫学、胚胎学、营养学、遗传学等之间游走,以优美典雅的文字阐释大自然的美和有趣,引导读者聆听地球脉动,探临生命之渊。
《塞耳彭自然史》
[英]吉尔伯特·怀特 著
张和声 译
塞耳彭,一个地处英国伦敦西南部的小村庄,保留着相对原始的自然,也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世界观鸟之父”吉尔伯特·怀特唯一一部著作——《塞耳彭自然史》的诞生地。
在《塞耳彭自然史》中,怀特用110封信分享了塞耳彭的自然万物:毛脚燕每年的到来、育雏、离开,林中小水塘随季节与气候变化而消涨,无壳蜗牛在冬日的好天气里出来破坏菜园……他带着与生俱来的对大自然的迷恋,像哲学家一般思考,如文学家一般写作,为读者展现一幅于过去、业已消失的乡绅生活的鲜活画卷的同时,探究自然,思考生命。《塞耳彭自然史》两百多年来流传不绝,被誉为20世纪生态运动的“圣经”之一。
飞羽文库(秦颖 主编)丛书即将出版的还有:
《飞过城镇与乡野的鸟》
《沙乡年鉴》
《瓦尔登湖》
《运在险中求》
以博物学家的视角去露营、去感受自然,我们一定能够获得另一番乐趣。带着博物学家的好奇,我们也许从自然生灵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意义;带着博物学家的敏锐,我们从此不再局限于周围的寂静……
去吗?去吧!去重返山川湖海,在如此美妙的夏日时光,我想邀你一起,露营于山川湖海之间,顺便乘坐帆船出海看看海豚,或者在洒落着日落的余晖的山头收集唯一而独特的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