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剧场,浸没式体验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的“沙湾趣事”,会是怎样一种感受?5月17日-19日,曾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并在国内外的40多座城市演出超过160场的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将登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舞剧由《舞蹈风暴》顶尖舞者黎星、李艳超联袂出演,曾赴国外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等连演十余场,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岭南文化名片。
《沙湾往事》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围绕经典名曲《赛龙夺锦》薪火相传的内容主线,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传奇故事。深刻的主题立意、新颖的叙事方式、流畅的舞蹈演绎、精巧的舞美设计、动人的经典配乐,以及如诗如画的舞台呈现,为观众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激昂奋进的广东音乐史诗。
舞剧《沙湾往事》首演于2014年,主创团队包括编剧唐栋、作曲杜鸣、总编导周莉亚和韩真、舞美设计秦立运等主创及演员团队。这是周莉亚和韩真首次担当大型舞剧的总编导,她们的作品还包括《杜甫》《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从色彩上讲,《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我的心目中应该是黑白的,但《沙湾往事》则不同——婚礼内场是大红的,雨打芭蕉则是雨后青绿色,色彩的地域性会比《永不消逝的电波》更强烈一些。”周莉亚告诉记者,舞段编排主要分为展示性和剧情性,“相对来说,《沙湾往事》的展示性舞段稍多,而《永不消逝的电波》更注重剧情性的舞段。从《沙湾往事》到《永不消逝的电波》,再到《只此青绿》,如果观众按照顺序来看,是能够看到我们作为创作者在不停地突破自己,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成长。”
舞剧是无声的诗,是看得见的情感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沙湾古镇是广东音乐之乡,众多广东音乐名家在此创作出《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传世名曲。舞剧《沙湾往事》对广东音乐代表人物“何氏三杰”创作《赛龙夺锦》的真实经历进行艺术再创造,通过音乐背后可歌可泣的故事,将个体命运同家仇、国恨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广东音乐人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沙湾往事》以肢体讲述音乐的故事,以音乐讲述人生的故事,以人生表现历史和现实。这样的舞蹈语言,是无声的诗,是看得见的感情。在近两个小时的表演中,舞剧《沙湾往事》上半场讲述个人命运和情感纠葛的“小爱”,舞姿细腻动人,而下半场在对抗外敌的背景下,音乐家用音乐宣泄满腔悲愤的“大爱”。观众的心情随着音乐和剧情的发展或喜或悲,或忧或愤,和台上演员的表演相融相通。
舞剧以广州番禺沙湾古镇为表演背景,讲述广东故事,诉说广东音乐人的情怀,在音乐、舞美和人物造型等多方面深入挖掘岭南地域的建筑、风俗、人文特色,全方位展现广东特有的地域文化。舞蹈道具巧妙地借用了广东音乐“五架头”乐器、英歌棒、龙舟鼓等元素,舞美绘景还原了富有广东特色的沙湾灰塑、砖雕等元素,采风环节穿插安排了粤剧、南狮展演等等,整个舞台的呈现,都围绕岭南文化来展示,将岭南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沙湾往事》中,观众可以强烈感受到地域的文化性,剧中不仅有广东的莺歌,还有钱鼓舞,以及当地的酒席和婚俗,而岭南的建筑、砖雕和石雕则体现在舞美上。”周莉亚如此评价《沙湾往事》的民俗性、地域性。
继承和发展岭南文化的神韵,带来鲜活且立体的审美感受
《沙湾往事》是一部同时具备民族气质和现代气质的舞剧,将中国舞和现代舞的表现力很好地融为一体。舞蹈编排根据特定人物、情节和环境的需要,结合音乐家的创作及演绎,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传奇故事的发展,剧中的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堪称细腻精湛。
“《沙湾往事》中的展示性舞段雨打芭蕉是很唯美的;双人舞技术难度也很大。”周莉亚提醒观众留意第三幕“五人五把椅子”的场景,“椅子与角色对应,体现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舞剧需要在很短的段落中推进故事发展,并且赋予其舞蹈性、戏剧性,这种尝试为后来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奠定了一些基础。”
整部舞剧音乐紧扣情节主线,以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的交响曲为主要载体,映衬着缠绵爱情主题的婉转细腻曲调反复呈现,高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奏出极具广东气质的优美旋律,龙舟鼓敲出激越亢奋的韵律,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音乐情感的起伏而感动。在沿用广东音乐名曲代表性素材,呈现大家比较熟悉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的同时,也运用了诸多现代元素和手段,继承和发展了岭南音乐的神韵和精彩,给观众鲜活、立体的审美感受。
作者:宣晶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