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庐山诗》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伟大的帝王,那些帝王也书写了无数伟大的历史篇章。中华五千文化能够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每一位帝王都是功不可没的,但并不是所有帝王,都对时代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一些帝王昏庸无能,甚至将国家带入了深渊之中,反之那些开明的君主,带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步入了全新的时代之中,就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他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了最励志的帝王之路。而且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秉持清正廉洁做法的皇帝,所以明朝才能够发展地如此神速。
朱元璋清廉的作风,也是因为他从小的经历,从他小时候起朱元璋就体会到了人间冷暖,而且还受到了地主和元朝的压迫,这些经历也让他懂得了百姓的艰苦和不易,所以当上帝王之后一直心系着天下百姓。而且朱元璋对自己的大臣们也十分严格,要求他们生活得于庶民一样,并且朱元璋还对帮助自己建立明朝的功臣们,有着严重的猜疑心理,他生怕有一天这些功臣会谋取自己的王位,那时明朝的宰相就邀请朱元璋去家里喝酒,但是朱元璋却被一位太监阻拦了,后来得知真相之后朱元璋将宰相一族全部诛杀。
在朱元璋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之后,他也一直致力于巩固自己的政权,当时许多和朱元璋一同推翻元朝统治,协助朱元璋建立王朝的功臣都遭到了朱元璋的迫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觉得这些人有能力夺取自己的王位,但是唯独有一个人没有收到朱元璋的处罚,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宰相胡惟庸。这也是因为朱元璋觉得胡惟庸没有能力造反,还将其封为了宰相,而且在朝廷之中,朱元璋也对其十分宽容。
有几次胡惟庸犯下大错,朱元璋都没有责罚他,渐渐地胡惟庸也越来越嚣张,他开始拉拢人心,想要增强自己的实力。在整个朝廷之上,除了朱元璋就要数胡惟庸的权利最大了,许多人都想要巴结胡惟庸,而他的所作所为也被朱元璋看在了眼里,一般来说这样的做法,无疑会给自己引来杀生之祸,但是朱元璋一再选择了包容,其实不是朱元璋不想杀他,而是还要行看看这个宰相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不久之后胡惟庸就作出了大动静,他告诉朱元璋,在自己的府邸中出现了一口大井,而且这口井中的水,不是普通的饮用水,是一些香醇的美酒,所以他也邀请朱元璋到自己的家里品尝一下这些美酒,而朱元璋也没有多想如其出发前往了宰相的家中。当时朱元璋只带了几个贴身侍卫就乘坐着马车前往胡惟庸的家中。就在朱元璋行驶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位皇宫中的太监拦住了马车。
一开始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以为是来刺杀朱元璋的刺客,而侍卫也纷纷冲上前,几下就将这位太监打趴在地上,缓过神来之后,侍卫们才发现是宫中的太监,于是就将他带到了朱元璋面前,太监急忙说到,让朱元璋返回宫中,因为他看到在宰相的府邸中有着许多手拿武器之人,后来朱元璋登上皇城朝着胡惟庸家里望去,果然如同太监所说一样,胡惟庸的家中已经埋伏了大量的军队。
朱元璋焕然大悟,原来胡惟庸邀请自己喝酒,是为了在家中将自己杀死,好让他登上王位。朱元璋大怒随即就排出禁卫军,将埋伏在家中的胡惟庸及其党羽一举抓获,最终朱元璋也杀死了自己的宰相,而且连胡家人都没有放过。这件事情之后,朱元璋也意识到宰相这个职位不宜在存留下去,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引火烧身,所以他也取消了宰相职位。
结语
最终朱元璋的中央集权得以稳固,他也开创了明朝的伟大历史篇章,虽然朱元璋对于自己功臣和手下的做法尚妥,但是他十分关心明朝的老百姓,他知道国家发展的动力,就是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朱元璋也是受到明朝百姓爱戴的好皇帝。如今我们还能够从朱元璋的治国方针之中,学习到能够在当下受用的经验,换句话来说历史就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无价之宝,不管是做人之道,还是治国之本,都能从中一一找到。
参考文献:
《庐山诗》
《明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