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拉链公路”有多难走?在重庆巫溪县大河乡有这样一条网红公路,它因坡陡、路窄、弯急而出名,想要开车上去,不仅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还要具备极强的心里素质。
再加上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独特,很快受到了自驾游爱好者的追捧,那些自认为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是纷纷前往,但能成功上去的却没有几个,大多数都被折服在了“半山腰”。
既然那么难走,当地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条公路呢?它的建设又有哪些意义?
重庆交通复杂、道路坡陡路窄早已深入人心,这里轻轨穿楼、跨江,区与区之间主要依靠于桥梁的连接,特别是黄桷湾立交桥,上下一共5层、20多个匝道,道路与道路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就连导航到了上面都会失灵。
但与“拉链公路”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拉链公路也被称为“令牌公路”,因为公路两旁的山峰形似令牌而得名,是大河乡田坝社村民进出大山的必经之路,
从国道到村庄全长3.6公里,工程总投资600万,而“拉链公路”仅有453米,但所耗费的资金高达400万,也就是说修建一米就需要到9000元左右。
整条“拉链公路”一共有18个急转弯,最难走的当属前面6个,坡度最高的都能到达70度,有几个弯道路宽仅有4.5米,回头线也大概在10米左右。
最重要的是在2018年之前,整条路段还是一条泥沙路,没有护栏,在上面行走的车辆就会很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如若遇上下雨天,泥泞的路段对进出司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考验,尤其是货车司机,开这段路可以说都是提着胆走的。
即使现在“拉链公路”最危险的路段已经被硬化,但想要开上去还是具有一定难度,当你真正开上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车子太长的话在过急弯时一个转弯根本不够,需要多次倒车回正才可以开上去。
而那些技术比较好的司机就算可以实现一次性转弯,但在过程中位于侧面底部的轮胎就容易悬空,最终导致汽车打滑,更何况有些转弯处没有安装护栏,其危险性可想而知,据说就连大部分走过珠峰108拐、怒江72拐、天路18湾的司机都望而却步。
大河乡田坝社地处在1000多米的海拔之上,过去这里交通闭塞,生产物资进不去、农作物出不来,唯一连接外面的仅有一条山路,是巫溪县远近闻名的贫困社。
而且山上山下的买卖价格存在着很大差距,如果你在山上将家禽卖给商贩,那一斤只能卖到5块,但自己依靠人力运输拿到山下卖就有可能会得到8元,所以当地村民为寻求发展、让后代有更好生活,在2003年的时候自发修建了一条公路。
因为当时经济有限,只能修建一条道路狭小、只适合摩托车通行的泥沙路,一到下雨天这条路时常会出现滑坡现象,安全性根本得不到保障。
直到2018年,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国家为当地拨款修建道路,在这段全长3.6公里的道路中,最难修的是“拉链公路”段,虽然只有400多米,但因为两侧山峰影响,减少了很大一部分的空间,上坡也随着高度变高而增大,最后不得不采用“Z”字形的方式修建。
而在凹槽那一段,连续十个“Z”形陡坡急转弯,加上修建时这里全是泥土,难以承受大型设备的重量,
所以修路时用到的材料或器械都需要用货车运输到山脚下,之后再通过三轮车拉往到山上,这18个急转弯中目前只有10个最危险的拐弯加以硬化,整个工程却耗时了一年之久。
之所以工期那么长主要还是因为这里地势结构不稳定,再加上重庆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多雨高温,多雨时工期就要被迫暂停,最后陆陆续续到了2019年10月才得以竣工。
建成初期,由于它的独特性“拉链公路”在网上引发热议,加上巫溪县的旅游景点并不在少数,像兰英大峡谷的挂壁公路、大宁河景区、巫溪灵巫洞等,在重庆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至此风景本就优美的“拉链公路”吸引了众多人来这里挑战、拍摄、游玩,一时间这里变成网红打卡点,为了让游客在游玩时得到安全保障,2021年的当地村民还加设了一层护栏,给那些不敢挑战的司机免去了担忧。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跃跃欲试了,但还是要提醒大家“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开车上这段路时一定要万分小心。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拉链公路”的竣工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还带动了居民的发展,种植药材和养殖畜牧业也在发展当中,可以看出当地正在一步步向旅游区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河乡“拉链公路”会被更多人熟知,当地也会发展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