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野生”网红打卡点“野蛮生长”

旅游 天府观点 2022-08-28 23:43

原标题:莫让“野生”网红打卡点“野蛮生长”

周五下班的时候,同事们讨论周末的安排,小贾说,他们贾雨村有座黑风山,山上有座观音禅院,钟声应梵音,曲径绕禅房。山后有一黑风洞,洞内泉声如珠落,洞口修竹荫奇葩,传闻还有头黑熊踞于此处,力撼大树,声啸山林,平时罕有人至,是个避暑野营好去处。

同事这种想法不免引人深思。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外出旅行也开始追求纯天然、小众化,不喜欢拥挤的名景区,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许多“野生”旅游地却依靠小众、原生态、避暑等噱头,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点,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很多“野生”网红打卡点,滤镜背后藏着安全隐患。一方面,众多推荐的博文空言其美,讳谈其险,导致网友不明就里,冒险闯入禁区,稍有不慎,极可能将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到时,既要消耗社会救援力量,最坏的结果甚至可能导致“人财两空”,近有龙漕沟、远有鳌太线,带给我们的,都是血的警示和“无法呼吸的痛”。另一方面,网红打卡点,未必如照片上的光鲜,实际景色、配套设施可能都与宣传大相径庭,最后难免“你的背景太假了”。再者,这些网红推崇的景点,有一些处在自然保护区中,有的是水源保护地,大量游客的涌入,会超出自然的承载力,导致来时风景如画,走后杯盘狼藉。

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在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野生”网红打卡点时,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绝对不能盲从,在周末、休假旅游的时候,应合理规划自己的目的地,提前了解去往目的地的沿途以及最终游玩地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要因自身的猎奇心理而以身犯险,更不要因侥幸心理而自食恶果。各网络平台应严格把好审核关,对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要求证核实,绝对不能听之任之、放之任之,对不实信息要及时删除,及时澄清,要发挥好宣传引导的正面作用。各地各部门部门要切实尽到主体责任,加强对危险地区的管理,设立危险警示牌,拉上铁丝网;高危时期要派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值守,加强巡逻,对已经进入的游客要及时劝离,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特别紧急的情况,对不听劝阻的群众要强制带离,宁愿事后听群众骂声,也不能听群众哭声;同时,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努力让每位周边群众都成为我们的宣传员、监督员,面对慕名而来的群众时做到及时劝返、及时制止。

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将所有“野生”网红打卡点“一竿子打死”,同时,我们也不能让“野生”网红打卡点“野蛮生长”,我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危险的、可怕的“野生”网红打卡点与人保持安全距离,既能避免伤人,又能保护其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各地政府对于温顺的野生网红打卡点、有开发价值的景点,不妨加以“驯养”,做好系统性的开发,建好基础配套设施,加强运营管理,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旅游经济富裕群众、兴旺地方经济。

(四川高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刘林、李明泓)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