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九五年,洛阳武库发生突发火灾,火势很快蔓延开来。它将洛阳武库连带着里面的藏品,都烧的一干二净,其中就包括被历代皇帝,当成宝贝收藏起来的王莽头颅。
这件被收藏了二百七十二年之久的特殊藏品,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让历代皇帝都对它“情有独钟”呢?
外戚篡权
汉初时期,王莽所在的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世家。别的不说,单凭他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这一点,他就可以过上普通人梦寐以求的贵族生活。不过,他显然并不满足于此。
少年时期的他,就表现出了青莲一般的品性,在奢华的兄弟姐妹之间,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生活简朴且为人谦逊,一点也看不出出身豪门,他也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夸赞。
他的品性,让世人误以为他是百年一遇的君子,就连当时的皇帝汉武帝,也认为他十分贤能值得重用。可殊不知,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优秀品性,不过是为了迷惑他人,达到目的所做的铺垫罢了。
从他二十四岁入宫做官开始,他的职位就如同九天仙鹤,一路扶摇直上。从黄门郎到射声校尉,从新郎侯到骑都尉,又从光禄大夫到侍中,很快就来到了皇帝身边。这时,他的真实品性才开始慢慢显露出来。
当时,他有一个叫做淳于长的表兄,在宫里官职比他高,俩人平日里私交甚好,毕竟都是亲戚,都有同一个姑姑。然而恰逢大司马王根即将退休,二人都想要成为下一任大司马,于是他发动了对表兄的进攻。
他秘密搜集表兄的罪证,又暗中交给还没退休的大司马王根,王根看完大怒,直接上报给皇太后王政君。就这样,表兄淳于长被关押入狱,他也顺理成章成为了下一任大司马。
这场风波,让王莽与姑姑的关系越来越好,二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公元前一年汉哀帝去世,王政君见时机已到,直接宣布要求一众大臣,推举出下一任皇帝,因为汉哀帝没有儿子。
大臣们见状纷纷推举王莽,若不是朝堂之上有前左两位将军不满,王莽早就做了皇帝。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暂时挡住了王莽而已,他意识到朝堂势力的重要性,开始用铁血手段诛灭异己,最终成功当上皇帝。
一个空想主义者
王莽从大司马到成为皇帝,一共花了八年。这八年以来,他为了除掉政敌,作恶多端。为避免遭受老百姓暗中唾弃,他意识到自己必须为老百姓谋取利益。
他是一个儒家思想的坚定追随者,认为要想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就必须实现儒家思想中,所描述的礼制时代。于是,他便开始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可殊不知,这一举动葬送了他建立起来的新朝。
古制之所以覆灭,是因为被时代所抛弃,而他想要恢复古制,这种开倒车的行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论是恢复井田制,还是更改货币制度与官员制度,又或者把盐铁酒以及山川林泽收归国有,丝毫不考虑实际作用。
这些制度,不仅没有让百姓获得应有的权益,反而令百姓痛苦不堪。久而久之,大量反抗之人开始现身,然而,王莽不仅没有进行反思。反而错误的以为,是这些站出来的百姓阻拦,才导致古制没有出现预期效果。
于是,他便通过设立严酷的刑法,强行推出他认为对的制度。监狱里的犯人也越来越多,社会开始动荡,地方豪绅与各级官僚也开始不满。新朝后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他。
一波又一波起义,层出不穷,天下苦莽久矣。公元十七年,由老百姓自发组成的两支起义军赤眉军和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身死,仅仅建立了十五年的新朝,也随之覆灭。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思想上极为活跃的皇帝,想要通过改制,为老百姓谋取利益的想法是好的。可他的改制,全都基于空想理论之上,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反而加重了百姓负担。最后,使得无数人颠沛流离,他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一颗意义重大的头颅
王莽死后,他的头被起义军砍下,头颅被风干,由历代皇帝收藏。而东汉之后的王室,之所以收藏他的头颅,纵观史料记载,可以得出以下三种推测。
首先古人迷信,他们认为人死之后,怨气未散极易产生怨灵。而王莽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怨灵显然要比普通人强大得多。所以,为了不让他的怨灵四处作祟,人们就将他的头颅收藏在皇宫之中,说是收藏实为镇压。
其次是王莽的身份特殊,历代皇帝收藏他的头颅,有震慑外戚的作用。外戚篡权导致灭国,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没有哪个皇帝想要再经历一次。所以他们对待外戚,就显得十分小心谨慎,以至于用王莽的头颅来威胁他们安分守己。
最后,将王莽的头颅收藏起来,也是为了让历代皇帝自己,铭记这段历史。皇帝日理万机,哪怕知道王莽篡权的历史,也容易在遗忘海量国事中。然而,只要把王莽的头颅收藏在宫里,只要见到它,就能警醒自己一次。
结语
很多人认为王莽是一个穿越者,因为他提出来的设想都是超越现实的,是符合现代社会结构的。可是,只要转个角度思考便不难发现,所谓的超前思想,其实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一个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构想,哪怕对未来有用,只要对于当下无用,它就不值得被推崇。空想主义的危害实在太大,一个朝代被他弄得支离破碎,多少百姓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仅仅是一死了之,这公平吗?
所以,或许历代皇帝将他的头颅收藏起来,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天天让人咒骂,死了也不让他安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