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贵阳工作13年,直到今年8月,借难得的休假机会,才得以到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北馆、贵州美术馆和省地质博物馆走一走。
我喜欢自然,也是一个喜欢人文景致的人。我始终以为,在人文景致里,更能够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味道。
省博和省图北馆仅一墙之隔。去的那天阳光很炽烈,天空很干净。因为来黔避暑高峰和疫情防控的原因,参观省博的人群从大门口一直排到林城东路上的人行道,近300米,而且在我身后,还有很多人不断地跟上来。从百度上查到,省博藏有史前文物、出土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及古籍善本27万余件。我知道,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凤毛麟角,有的甚至只是仿制模型或复制品。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兴致,因为我相信,那些文物确确实实地存在,哪怕只是残砖断瓦、变脆发黄,但它们曾经并继续承载着这块土地的历史,它们曾经被一些有温度的手指抚摸。因为时间的不可回溯,文物的价值早已溢出其最初的形态、功能和质感,溢出了它的设计者或制造者的身份,就像大师封坛的陈年酱酒,时间越长越有滋味。
那天我在省博看了两个小时,侧身于戴着口罩的拥挤的人群中,一边观赏一边拍照。其实我更想静静地看,静静地欣赏,但我做不到,至少在贵阳的夏天里做不到,所以我得拍照,我想回家后再打开手机慢慢欣赏、细细品尝。但回来半个多月了,我还是没有时间再去翻那些照片。我还是觉得,真正的看展阅博,还是得静下来,得用虔敬的内心和尊重的眼神与文物对视交流,就像遇到真正的师长,我们不能像粉丝遇到偶像那样直接上去拥抱和拍照,而是应当坐下来,和他们慢慢促膝交谈。
从省博出来,恰是正午。我在人行道上的流动摊点买了一份饭团,站在树荫下快速吞咽下去,随后转身走进省图书馆北馆。省图北馆开放没几年,南馆还在老城区的北京路上。正午时分,仍有前来读书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地进出,偶尔也有穿着亮色工装的外卖配送员进来送餐。阅读区的座位都被占满了,大多正在用心读书,也有的趴在桌上小憩,还有的座位上放着包,人却不知去向。我从书架上取了一本辜鸿铭讲国学,在角落里找到一张疑似管理人员的座椅,坐了将近一个小时,随手翻了几页,大约是讲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先是觉得讲得似乎有点意思,终归还觉得无趣得很,于是把书放回原处,乘扶梯走下楼来。出来后,仍有少量年轻人往馆里走。我以为,城市公共图书馆,大约应当是属于年轻人的,人到中年,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居家闲读,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
贵州美术馆是在原省博物馆旧址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我去的时候有一个多彩贵州美术书法展。相比博物馆,参观美术馆的人少得多,甚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人少,恰好适合看展,适合慢慢欣赏。在宽敞的大厅里,从那些笔墨和油彩间,你可以感受艺术家的非凡创意和云水气度。一个人,静静地在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大厅里徜徉一个多小时,那些画家书家我都不认识,大多连名字也没听说过。但看了他们的作品,不禁满心欢喜。艺术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当它走进你眼里的时候,能让你心底不自觉地涌起波澜,这就够了。
从美术馆出来,天空是特别洁净的蓝。在人民大道东侧,就是贵阳城市客厅的省图书馆南馆。从立交桥下看过去,省图南馆外墙饰似活字印刷的字模浮雕,透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意蕴,感觉比北馆更有味道。
文/杨健
视觉/实习生 梁超
编辑/邱奕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