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普,藏语意为“形似鼻孔的山洞”,是社区不远处一座山的名字。狮泉河从冈仁波齐峰北侧冰川湖一路蜿蜒北上,流经那普社区后水势渐缓,形成一段长达13公里的地下暗河,至不远处的那普山脚流出。
每年7至9月,河岸附近的冰川融水,沿着山沟倾流而下,不仅填补了狮泉河的断流,还与那普山脚下暗河出水口交汇,形成一股强劲水势,滋养了周边广阔的草原。当地牧民看到这种景象,便会情不自禁地说:“又是一个丰收年。”
千百年来,那普人在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繁衍生息。如今踏进这片热土,新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如不远处奋力奔涌的狮泉河,奏响着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
产业带来好生活
阿里的盛夏,迎来了草原久违的欢乐时光。阿里采访组一行走进那普社区居委会,探访这里依托产业发展带来的好生活。
接待采访组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占堆,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他穿一身华丽的藏装,笑盈盈地迎接我们;一旁的黄色皮卡车,满载着他近一年积攒下的牛羊毛(绒),准备运往附近的畜产品收购点。
采访组跟随占堆书记,来到革吉县畜产品收购点。小小的院子,早已被各种货车围得水泄不通,群众从各自车上卸下牛羊毛(绒),运到交易大厅,过秤、登记、核算、签字、领钱,收购流程有条不紊。
交易完的牧民乐开了花,纷纷清点着手中的钞票。占堆家今年卖出羊绒11.8斤、羊毛45斤、牛绒142.8斤,拿到了5400多元。他告诉采访组,过去没有集体产业的时候,这曾是群众唯一的收入来源,所以这一天还被称为“丰收日”。
不过,那普社区的“丰收日”越来越多了。
那普社区属纯牧区,牧民多以“靠天养畜”为生,无额外收入来源;不少年轻人走出草原打工,除去吃住开支,往往所剩无几,故家庭经济仍较为困难。
近年来,随着革吉县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用砂用砖用工的需求与日俱增。“狮泉河畔,天然形成的河砂,正是上好的建筑原料。”身为致富带头人的占堆心里一盘算,因地制宜的致富门路有了。
2009年4月,革吉县67.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甫一到位,砂厂就迅速开工投产,订单不断增加;同年8月,总投资45.8万元的砖厂也投入运营,还组建牧民施工队,承包了县里不少工程项目。这几年,社区又不失时机,先后发展牦牛养殖基地、商铺租赁、洗车场、茶馆等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也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
“占堆书记真有远见!我们现在家门口务工,挣的钱一点不比外面少;还可照顾老人和孩子,心里也踏实。”富了口袋的社区居民如是评说道。
以“一砖”“一砂”为核心的集体产业,为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福利:2017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74人摘帽,那普社区率先退出贫困行列;带动社区179户584人投工投劳和分红,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不少群众通过技能培训,成为建筑工人、服务员、司机,转移就业成果喜人。
和谐社区人人创
远远望去,那普社区宣传栏上,“平安创建第一村”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全阿里地区只有俩,咱们是其中之一。”占堆书记不无自豪地说。据他介绍,过去,社区群众不谋发展大计,“等靠要”思想严重;年轻人多混迹于茶馆、酒吧,赌博、酗酒、斗殴等陋习时有发生,“‘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扶贫奔小康’,就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作为土生土长的那普人,且长期在基层工作,占堆书记对社区情况明、经验多,为群众调解了不少事,也树立了好口碑。2007年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后,他坚持产业发展、思想建设两手抓,紧紧围绕“建强组织抓平安、抓好平安强组织”目标,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宣讲党的惠民政策,还深入各小组开展“四讲四爱”宣讲,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提升。
2019年,那普居委会占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挂牌成立,作为负责人,占堆书记更忙了。“一定要依法调解、科学调解、合理调解。”于是,《村规民约》等小册子、《民法典》等法律典籍,成了他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书。
“占堆书记,我被打成这样,您快来评评理!”数月前,社区姑娘卓某与外来务工青年索某相识,并确立为恋人关系。但相处不久,两人因互相猜忌导致矛盾升级,进而大打出手,卓某周身多处受伤,还闹到了调解室。
占堆书记与社区“两委”成员第一时间“接案”,详细听取两人的陈词和诉求,并记录在案。充分了解情况后,占堆书记开始做思想工作,他善于抓住双方的陈述要点,“既不和稀泥,也不避重就轻”,而是注重摆事实、讲道理。经过一番调解,卓某、索某心服口服。
多年的调解经历,占堆书记逐渐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调解方法:建立信任法、换位思考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案例引导法;综合运用“调解四法”,他调解一起、成功一起,调解对象都心悦诚服,且无后续问题。
三年多来,那普社区始终以“强基础、保平安”为目标,充分发挥占堆调解室作用,狠抓“平安第一村”建设,调解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年都保持在10件左右。
如今,“有矛盾、找占堆”,已成为那普群众间的口头禅。而那普社区,“共建共享、安定团结、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已然形成,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村”。
小康路上幸福长
擦拭一新的实木桌上,摆满了各种干果、糖果和饮品;干净整洁的藏式木柜上,五代领袖像、努桑和孙子嘎玛次吉的各种荣誉和奖状整齐摆放——这是阿里采访组走进社区居民努桑家的第一印象。
这时,女主人次卓玛满脸堆笑,拿着刚打好的酥油茶壶过来招呼我们;看到采访组进门,嘎玛次吉好奇地打量了一番后,欢快地跑开了。
努桑今年60岁整,曾长期在社区任村干部,也担任过村集体产业负责人。2021年退居“二线”后,本该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他,耐不住清闲生活,又谋得个“销售员”的岗位,每月有3000元收入。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生活在那普社区,很幸福!”努桑呷了一口酥油茶,开门见山向采访组说起他两次搬家的故事——
2005年以前,同其他牧民一样,努桑一家人挤在牧区狭窄的帐篷里,且居无定所,经常要随着牧场迁徙而转移,费时费力;
2005年前后,革吉县实施城镇安居工程项目,努桑家分到一个60平方米的房子。但因年久失修,房顶油毡渐渐破损,经常漏风漏雨,冬天特别受累;
2021年年底,通过拆旧建新政策,努桑家的房子经改扩建后,从阴暗狭小的60平方米扩大到宽敞明亮的120多平方米。
“室内造型和柜子都是新做的;卧室在隔壁,同样很宽大。”努桑指着房屋的每个角落介绍道,言语中充满愉悦。
日子安逸了,努桑一家的生活也丰富起来,养花种草、跳锅庄、散步,已成为他们家生活的调味剂。采访组看到,窗台上,一排长势甚好的绿植,正沐浴着暖阳尽情生长,从那挺拔的姿态就可看出,一定是经过了屋主人的精心修剪。
临别之际,采访组给努桑一家算了一笔账:草场补贴一年2.19万元、生态岗位补贴每年0.3万元;两个门面房出租,每月租金就有700元;再加上努桑的年薪3.6万元。“你们一家3口,一年总收入就有近6万元!”
努桑家的生活变迁,只是那普社区越来越多依靠国家政策和勤劳双手致富起来的牧民家庭的一个缩影;嘎玛扎西、扎西顿珠、普布多杰……而在那普社区,像努桑家一样致富起来的家庭名单,还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
而阿里采访组更坚信,那普社区这一首悠远绵长的幸福之歌,将继续伴着狮泉河的滚滚涛声,不断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