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见证悠久历史的古城
永州自古雅称潇湘,是湖南四大古郡之一。这座经历了2100多年岁月洗礼的古城,历史文脉清晰、文化积淀深厚、城市个性鲜明。古城永州,南接粤桂,北连衡岳,拥潇湘二水,生洞庭碧波,自然风光秀美旖旎,人文底蕴十分丰厚,历史遗存数量繁复。南宋诗人陆游在文中赞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翻阅永州史记,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经在永州这片沃土上聚居耕作,有道县福岩洞出土人类牙齿化石为证,四千多年前,一位敦厚的长者从中原南巡来到永州,荒蛮之野出现文明的痕迹。这位叫舜的先祖虽已仙逝,但留下了一个古老的地名,一座古老的城市——零陵。
司马迁曾在《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零陵县,汉武帝元鼎之年置零陵郡,隋开皇九年置永州总管府。此后,永州、零陵成为这座城市交替使用的标签。
千百年来,在永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历史文化。徜徉其中,不仅感受到它的神奇,而且令人兴奋和激越。道县玉蟾岩12000年前人工栽培稻的发现,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物证;虞舜的道德文明与周敦颐的理学文化更是如一支烛火,照亮着潇湘大地,也照亮着中华文明。
原省委副书记文选德说过:“张家界是一幅画,好看;永州是一部书,耐读。”当记者翻开这本书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虞舜文化的灿烂。太史公于《史记·五帝本纪》中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从此零陵之名进入各类典籍,成为先秦34个古地名之一。
永州市地方文史著名学者张泽槐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在他撰写的《古今永州》中说到,文中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他在书中提到,把舜陵称之为零陵,是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舜帝南巡死于九嶷之后,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九嶷,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她们一路寻找,一路伤心落泪,直到泪尽泣血。泪血洒到竹子上,留下泪斑,使竹子成为泪竹,又称“斑竹”。伟人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这一典故。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在这里,“零”字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现在有的人误以为零陵中的“零”字,是表示没有或者无穷大的意思,认为零陵表明舜帝死后没有陵墓或者是一座空陵。实际上,在汉代以前,“零”字并没有表示数字的功能。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零,徐雨貌。”也就是说,“零”表示雨缓缓而下的样子。而且零用来表数,也是明代以后的事,因此零陵是舜陵的别称也是有证可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零陵县,也有纪念舜帝之意。
查阅历史,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州、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将零陵郡改置永州总管府。从置永州总管府到现在,永州这一地名和行政区划名称,已经存在1400多年了。
查阅史料记载,永州和零陵的地名被交替使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辖范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永州各县先后解放,永州专区于1949年10月份正式成立。1950年5月,永州专区改为零陵专区;1960年6月,零陵县冷水滩镇升格为县级冷水滩市;1995年11月,国务院批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管辖九县两区,原县级永州市改为芝山区,原冷水滩市改为冷水滩区。
将永远的山水寄寓于州,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蕴涵!
历史名人对古城永州的评价:汉唐名郡;楚越通衢;潇湘之源;山水绿城。永州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古城,它将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历史的一份子,都在书写着永州的现在与未来,让我们每个人都来知晓永州,关注永州,热爱永州,倾尽全力建设永州,认真而执着的写好现在的每一页,将永州完美的交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