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汉源轿顶山景区公开曝光“12辆车不顾劝阻碾压高山草甸”一事,引发关注。
该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游客明知不能驶入却还是将车开进了草甸,对脆弱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且面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劝阻仍不离开,态度恶劣,迫不得已进行了曝光。对于被曝光车辆,景区对其环保押金不予退还,将交到相关部门用于植被修复等。
从曝光图片中可以看出,草地上已经被压出了两道很明显的车痕,还有自驾车游客在草甸上搭起了帐篷。据悉,此次曝光后,仍有游客驾车碾压草甸,工作人员上前劝阻,对方“根本不理,车门一锁就走了”。纵使景区已设立多处警示牌,部分地区还垒起了挡墙,但仍然无法制止这种不文明行为。
傲慢游客碾压高山草甸,破坏山地生态,让人气愤,更令人痛心。要知道,高山草甸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一旦车辆碾压将植被层破坏,导致下方石块裸露,草甸就再也无法长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事实上,不仅是高山草甸被碾压,肆意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现象似乎从未消失过——前不久,四川九寨沟景区内,几名大妈在景观水域脱鞋下水打卡拍照,被行政处罚;2020年,一村民有偿为网红博主带路,违规进入陕西榆林靖边景区踩踏丹霞地貌,被行政拘留;2017年,三名“驴友”为攀爬三清山巨蟒峰,在山体打入了26根岩钉,最终其中二人因故意损毁名胜古迹而被判刑……
守护美丽的自然,是法治社会的要求。我国旅游法第十三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同时,《风景名胜区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对破坏景区风景文物行为的处罚规定。然而,一些游客却在明知可能触犯法律的情况下,依然为了寻求刺激、博取眼球等另类体验,随意破坏景观面貌,让珍稀生态资源成为“受害者”。
回归到“12辆车碾压高山草甸被曝光”一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曝光那些在景区内“撒野”的人和事,未尝不是一种有价值的提醒和教育。但仅仅曝光或许不足以形成震慑。面对屡禁不止的破坏景区生态环境乱象,有专家曾建议,在旅游法框架下,各地可以出台文明旅游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将旅游法等国家立法中未规定或规定不具体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形成行之有效的生态旅游资源治理办法。
珍惜美好的土地,是所有人的责任。无论是雾霭缭绕的高山草甸,还是灵动鲜明的九寨沟,或是其他生态景区,都是历史的沉淀,是日积月累形成的绝美景观,也是脆弱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每一个景点的形成和延续,需要每一位游客的悉心保护。置身自然的怀抱之中,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责任,不能让无知辜负美景,让无畏践踏底线。
作者|刘丹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