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曲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主席如是写道。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温饱不再是问题,精神境界的充实成为人们生活的新追求,其中旅游便是人们悠闲散心的首要选择。于是经典景点的选择便成为人们做旅游攻略的必备步骤。
像家中掌握大权的老人们必去景点便是长城,每到北京必到长城,哪怕不能沿着长城走完全程也会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可以说,长城是老人们心中最神圣也最向往的地方。
长城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镐京曾经最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就发生在这座长城之上,传说周王为博褒姒一笑燃狼烟,戏弄守护长城的将领,最后昏君自然逃不开亡国的命运。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守城防线,这座“城”凝聚了古代人民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与心血,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久而不朽,抵御了多次战争而不败,是中国当仁不让的“好汉”。
据统计
长城的总长度是21196.18米,
这是经专家测量后得出最精确的数字,
其高度为7.8米,
于是有人问:它到底防住了啥?
而美国一位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把欧洲害惨了
。那究竟又是如何地把欧洲害惨了呢?
追溯本源
万里长城的建构建筑非一日一蹴而就,超过万里的军事工程本身便是一份对时间与精力高要求的持久战,那时的古代尚没有现代便捷的挖土机和搬运机,所有的准备工作和建筑工作都是由百姓与军队共同完成,于是体力便成了搬运巨石的重要工具。
长城的修筑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在“烽火戏诸侯”事件发生时便已有雏形长城的存在,周王点燃狼烟也正是利用长城的风向与结构而召唤来诸将,但是此时的长城只是一个初成品,长度并没有很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与巩固皇权和防御外敌,秦始皇于是推行了一系列的国防建设与边防防御设施的建设政策,其中工程最为浩大的便是大规模长城的修筑与修缮。
“生人膏血俱枯竭,更筑长城限裘褐。卧龙隐隐半天下,首出天山尾辽碣。”秦始皇时期的长城西起甘肃省嘉峪关,东至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部分地区甚至利用了自然地堑和海关进行建筑。秦朝百姓如诗所言,一见长城似乎跨越了半壁江山,于是“万里长城”名称就此名震天下。
此后每一朝代都延续了修缮长城的传统,每一位统治者上位后便会拨款修建长城。到现在为止,人们所说的长城便是明长城,明代是继秦朝后第二修建长城较多的朝代,
明朝时期总共修长了8851.8千米,高度为7.8米,成功把长城延长到两万多里。
万里长城,如其万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鲜血的凝聚。修建长城并非易事,统治者自然不可能亲自搬砖上手修筑城墙,全都是依靠百姓人工搬砖,没有现代化机械的便捷,所以修建的速度也很缓慢。
在长城修完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真正大型战争似乎没有发挥过长城的作用,长城似乎只能当做一道风景,
于是有人好奇:长城究竟防住了什么?
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长城?
抵御外敌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自然是有其非凡之处,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便是中原统治者必须修缮长城的重要原因,汉时匈奴、宋时金朝和女真等少数民族因为食物和土地资源不惜大举进军中原,严重地威胁到中原统治者的皇权,于是不得不防。
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巴菲尔德
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长城的防御外敌的作用。
他在《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中写道,
由于受气候与环境的影响,古代游牧民族不得不常年骑在马背上迁徙,一旦资源枯竭,他们就会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夺取。
如其所言,
游牧民族因为长城的坚固的防御而不能侵入中原地区
,
于是便西向寻找食物,而欧洲没有长城,恰恰是他们掠取的对象,这样一来就把欧洲害惨了。
汉武帝曾派遣卫青和霍去病等名将击退了匈奴,让匈奴为之闻风丧胆,不敢再打中原地区的主意,于是被打败的匈奴重新寻找对象下手。而欧洲便成了他们的目标,匈奴铁骑西向攻击欧洲,甚至建立了匈奴帝国。
到了成吉思汗,这位大汗更是跨越亚欧大陆征战。据《希腊史残稿》中记载:蒙古铁骑所到之处无人能挡,一路杀到西欧深处。因为女真族无法跨越长城去攻打中原,对方军队还会利用地形优势对自己进行打击,善于骑马这一天然优势对对方不起作用,
于是只能横扫欧洲,以夺取需要的资源维持民族生存。
长城的防御作用是历代统治者最为重视的,故哪怕消耗巨资也要修缮,抵御外族入侵,巩固自己的皇权。当然后面的成吉思汗成功打入中原则是因为宋朝皇帝的昏庸无知导致的,而并非是长城失去了作用。
历史意义
统治者之所以费尽心思都要修筑长城的原因之一便是长城的存在大大减免了运输的成本,给当地的百姓提供工作来源,百姓协助军队开垦荒野,也是为自己开辟天地耕作,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贸易,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
长城历经了千年的风沙的腐朽而坚硬如初,屹立在中华土地上守护百姓的安危,从侧面也证明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可见即使在生产条件并不善的时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从来不会因为外界条件而受到限制,反而激发了他们无穷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万里长城的建筑需要依靠巨石来堆砌起来,在机械装置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力搬运。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庞大的石头需要众人合运,稍不慎便会引起伤亡。即使在现代进行这么大型的搬运工作偶尔仍会有伤亡出现,所以古代的伤亡更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说,长城也是劳动人民用鲜血堆砌起来的,一砖一石凝聚了他们千年累积沉淀的心血与期盼。
长城亦是中华劳动人民的勇敢与勤劳的象征,亦是中国向往和平的象征。
古代诗人还因为远征驻守长城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是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劝慰与离别的不惜。
小结:
1987年,
世界遗产委员会把万里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此外,长城也列入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随着社会的和平发展,这座万里奇迹自然无处发挥它的作用,于是国家便把长城开发为旅游景点,接受世界各地游客的游览,不仅国人喜欢旅游必选长城,外国友人也格外钟爱在长城
因为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希望能够走上一趟,证明自己“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