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朝鲜半岛以山多而著称。在著名的三八线上耸立着数不清的高山深谷,其中最高峰是海拔1400多米的华岳山。看起来1400多米的海拔似乎并不高,但是与周围600到1000米的群山一比,就显得格外突出。
而且华岳山南坡缓而平坦,北坡却极为陡峭,和它北面的中峰山、石龙山构成了一个铁三角。只有在它北面的中峰山和石龙山之间的山谷有一条仅可通行1人的小路与之相连,上山可以,但兵力完全展不开,只会成为靶子。
这就是1950年12月,志愿军六十六军196师586团将要面对的困境,他们的任务就是打败当面华岳山上的韩军第2师团,突破三八线上最高峰。
当志愿军586团来到三八线,虽然这些官兵打过很多硬仗恶仗,看到华岳山还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座白茫茫的雪山高耸入云,通向顶峰的小道两侧布满了韩军的地堡和铁丝网,可以说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总攻定在1950年12月31日晚,只有5天时间了,怎么办?强攻,肯定不行。地势险要就不必说了,气温又低,这一带的地势又不易发挥炮火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冲击发起时趁夜暗进行偷袭,不然难以达成突破效果,更不用说之后的穿插分割包围了。
可以,面对如此险要的华岳山,更是在零下20度的严寒天气,这谈何容易。
志愿军586团团长黄敬如,政委张震宇认为必须进行深入韩军的华岳山侦察。于是副团长顾元勋亲自带领侦察兵出发了。
进入白茫茫的深山老林中后,顾元勋越看越心惊,韩军地堡的射击孔全部对着上山的小路,完全没有死角。正当顾元勋愁眉不展时,他发现中峰山北侧面有一道狭隘的山脊,沿着这道山脊连续翻越4个山头可以通向中峰山。而中峰山上的韩军地堡全部对准山谷中通往华岳山的小路,小路封锁虽然严密,却成了是个破绽。
顾元勋决定一探究竟,顺着这道山脊翻过4个山头到底能不能上中峰山?一探之下顾元勋大喜,山脊虽然难行,还经常遭遇峭壁,但是能通到中峰山,不光能上去,上去后直接就到韩军设置的铁丝网前。那边的韩军只盯着山谷,根本不会想到志愿军会从悬崖峭壁一侧发起突袭,草草安置了一些铁丝网,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拿下中峰山后,再顺着中峰山和华岳山之间的山脊冲上华岳山。
于是志愿军586团命令侦察连假装在中峰山和石龙山之间的山谷修筑通上华岳山的道路,以迷惑韩军。另以2营为突击营,以4连为突击连。1950年12月31日19时,志愿军战士沿着副团长顾元勋侦察的道路在冰天雪地中奋力攀爬,向中峰山前行。
韩军果然没有料到这一招,他们注意力全在假装修路的侦察连身上,根本没想到如此严寒的天气居然有人胆敢攀爬悬崖,经过短时间的急促交锋,中峰山的韩军一下子就被赶了下去。
4连没做任何停留,继续向华岳山爬去。这时计划外的一幕出现了,华岳山远比中锋山要高,志愿军虽然偷袭中峰山得手,但华岳山的韩军也发现了志愿军,韩军机枪猛烈扫射,把4连牢牢压制在山崖上。4连一下子落入进退两难之际。
这时4连尖刀班的副班长侯伯锁突然灵机一动:我们从悬崖峭壁爬上中峰山,那就再从侧面的悬崖爬上华岳山。两名战士朱丙功和李子玉跟随侯伯锁一起出发。果然,侯伯锁这个机灵鬼想的一点都不错,攀爬过程中没有遭遇任何一个韩军。而且无巧不成书,三人爬上后正好在韩军机枪火力点后侧。三个人悄悄的在雪地上一点一点匍匐前进,爬到韩军机枪手背后时,突然同时跃起,用刺刀将韩军机枪手捅死,然后拿起机枪对着周围的韩军就猛射。
神兵天降,华岳山顶的韩国军队一下子就吓破了胆,直接逃下了山,甚至都不看一看上来的志愿军其实就三个人,完全可以马上组织反击。
凭借官兵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志愿军586团轻取三八线上最为易守难攻的天险,此时的时间正好是1951年1月1日0时0分。586团4连成为志愿军中第一支突破三八线的部队,后被授予“首破三八线英雄连”。
大家别看我说的轻巧,这一战,586团战斗伤亡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全团官兵为了这种严酷的环境中隐蔽接敌,1000多人被冻伤,特别是手和脚,都冻的不光是发红,而是发紫溃烂。然而全部官兵都咬牙坚持,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掉队,半个晚上攻克三八线上最大天险。放眼全世界军队,这是只有志愿军,才能创造的奇迹。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