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选“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以来,潍坊以创建为契机,全面加速提质文化和旅游发展。当前,潍坊市国际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文化开放度大幅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城市文化品质全面提升,不断向精致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逐步实现由文化和旅游大市向国际性特色文化强市迈进。
以文化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潍坊市系统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建设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努力构建“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的整体城市意象,走出一条以文化为根基、为底色、为驱动的城市建设发展之路。
文化保护效能系统化提升。潍坊人文资源积淀丰厚,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和省历史文化名城各1座,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国有收藏单位藏品51.9万件/套。潍坊市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将文化保护纳入《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率先实施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先考古、后出让”的做法被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推广。开展“博物馆之城”试点建设,预计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以上,建成“博物馆之城”。
非遗保护模式迈出新步伐。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潍坊拥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书法、年画两个专委会在潍坊成立。全国首家汇聚国内18个年画主产地精品的中国年画博物馆正式启用。非遗校园传承“薪火工程”持续推进,在全市1000多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成立全省首家非遗产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非遗产业学院。十笏园非遗空间、潍坊中医药非遗传承中心、南屯非遗小镇等成为集非遗传承传播、文化旅游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以文化引导城市有机更新。在银座商城、泰华城、古德茂、古德锦等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商圈设置非遗空间,打造城市文化旅游休闲聚集区。建成新华书店新阅广场,培育文商旅综合业态。打造“千园城市”,规划建设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年画、风筝、剪纸等潍坊民俗元素融入建设过程,使其成为最具辨识度的“潍坊符号”。推动古街区、文物点、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商业化和旅游化发展,以潍县城墙、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规划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区,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喜爱的高品质城市文旅空间。
以文惠民,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
潍坊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格局,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全市建有国家等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3个;全市118个镇街全部建成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综合文化站,62个建制镇率先建成标准化的镇级图书馆,与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加快城市书房建设步伐,年内建成26家以上城乡书房。在全市6130个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年均接待群众超过500万人次。
健全服务供给机制,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戏曲进乡村”“流动舞台车”“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广播电视户户通”“全民阅读”等项目持续推进,年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7万余场,送戏演出9000多场次、观众逾百万人次。先后举办七届市民文化节,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每年组织开展1000多项主题性文化活动,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都参与、无处不欢乐”的生动局面。
推动服务转型升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更加便捷。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区域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潍坊文旅云”,实现群众享受优质文化零门槛、零距离。分批次装备流动服务车,推动演出走出剧场、图书走出书屋、展览办到村头。常态化征集群众文化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施“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年均举办文化艺术类培训3000余期,指导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0多场次。
以文兴业,提升文旅产业活力
以“东亚文化之都”创建为抓手,潍坊市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去年,全市接待游客6455.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6.1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61.6亿元,旅游业增加值330.6亿元。
融合驱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组织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双十工程”,打造出一批有潜力、有活力的文旅龙头企业。1家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集团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文旅产业集群入选省雁阵形产业集群,6个文旅特色小镇入选山东省特色小镇、数量居全省首位。2家民宿获评山东省四星级民宿,入选国家乙级民宿。培育5个省级精品文旅小镇、3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十笏园文化街区通过提升改造,成为潍坊城市会客厅、城市文化新地标。
项目引领,经济效益日益显现。今年,全市重点文旅项目共7类172个,总投资2069.45亿元。其中,在建文化和旅游项目138个,总投资1624.67亿元。全市建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3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位。景区品质显著提升,全市现有90家A级景区,其中2家5A级景区,64个村创建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6个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2个、市级田园综合体20个。
丰富业态,文旅消费加快升级。推出“夜享风筝都”夜间文旅消费品牌,打造了一批夜间消费特色街区。红高粱影视城、青州不夜城通过新建沉浸式实景演出、夜游项目,体验感大幅提高。连续举办六届文旅惠民消费季,获批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青州古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十笏园文化街区、青州古城、奎文泰华城获评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消费更加活跃。
以文传声,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以“东亚文化之都”创建为载体,潍坊市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传播潍坊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潍坊故事。
活动引领,潍坊文化“走出去”逆势上扬。整合全市力量,截至目前,已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70余个。积极参加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欢乐春节”系列主题活动,在老挝、韩国、日本分别举办“飞扬和平,潍坊——风筝之都走世界”系列非遗展。组织临朐、青州农民画参加塞尔维亚“欢乐春节——山东农民有‘画’说”画展活动。依托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在瑞典举办潍坊风筝展。举办中日古琴文化线上交流会、“异域同天”中韩艺术交流云展览、潍坊风筝工坊韩国云课堂、杨家埠木版年画韩国展、致敬陈介祺·中日韩书法篆刻千人千作展开幕式暨中日韩金石文化公园建设启动仪式、东亚交融 文化共赏——东亚风筝文化特展、“风月同天”蒯宪中日韩艺术交流云展等多项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节会搭台,国际传播路径日益拓宽。连续举办38届潍坊国际风筝会、27届鲁台会、23届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7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13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10届中国画节、3届陈介祺艺术节、4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深化。此外,青州花博会、昌乐宝石节、高密红高粱文化节、昌邑苗木博览会等独具特色的节会,也搭建起国际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
整合资源,国际传播效能大幅提升。潍坊市先后与41个国际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举办外交使节与国际友城市长潍坊行活动。筹建国际友城云上博物馆,展示友城交流合作成果。市博物馆与日本神户市大田尚作金属工艺工房、韩国庆尚北道安东美术馆签署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市图书馆与韩国梁山市雄尚图书馆签订合作协议。建成中日韩(潍坊)产业园,举办中日韩人才云上交流对接会暨“直播带岗”活动、中日韩地方政府合作对接会、中韩产学研合作交流对接会等,推动中日韩经贸、产业、文化合作向覆盖面更宽、融合度更深的方向发展。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