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欢旅游的网友说过,来到北京之后,有几个地方是不能不走的,一个是故宫,一个是长城,一个是颐和园,一个是圆明园遗址。这几个景点几乎成为了北京的地标性建筑,每一个景点都有着自己的悠久历史,也有着自己的地位。而故宫作为其中最富丽堂皇的一个地方,毫无疑问是最能彰显封建社会中国贵族阶级生活的地方。
来到故宫旅游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儿真的大得看不到边际。从一个宫殿走到另一个宫殿,要花上很多时间。如果想要上厕所,在故宫景点的内部找到一个厕所,都得花点时候。走进洗手间之后,你会发现,洗手间的设计风格跟整个故宫是格格不入的,故宫古色古香,而洗手间很现代。其实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当中,故宫根本就没有厕所的设计。
也就是说在故宫当中生活的皇帝和各位妃子们,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厕所可以去。可是故宫连一个厕所都没有,上万的人该如何方便呢?其实古人自然有古人的设计,了解了之后,你还由衷感叹古人聪明。
茅厕移动,更加方便
其实在古代社会,不仅仅故宫当中没有厕所,很多富贵人家都是没有厕所这个东西设计和存在的。这是因为厕所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有很多权贵之人迷信风水学说,总觉得在家里面上厕所会影响一个家庭整体的风水气运,所以往往会规避掉这个地方。
那么他们不用如厕吗?当然不是,古人的身体结构和我们如今的身体结构也没有什么不一样,每天我们需要深入大量的食物,大量的营养,同时也需要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很多的废物。只要有这样的一个循环系统存在,上厕所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动作。那么古人到底去哪里上厕所呢?
说到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厕所的说法,在古时候厕所叫茅房。之所以会有这个称呼,是因为茅房确确实实就是由茅草搭建起来的。茅房一般都是可以拆卸,可以移动的。古人在什么地方走着,想上厕所了,就会随便拿两三个或者三四个隔板隔出来,往上面搭上茅草,一个简易的茅房就此形成。
所以其实古人也是有上厕所的地方的,只不过他们这个所谓的厕所并不固定,是可以移动的。但是在故宫当中搭建茅房,显然是不太符合规矩的,而且跟整体的宫殿设计风格也格格不入,更贵族们的生活方式也格格不入。他们上厕所所需要的一样东西,就叫恭桶。
恭桶这个东西的设置就是固定的,每一个宫殿当中都有固定的数量,每一个人也有固定使用的恭桶。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人,是指宫殿当中的人上人,也就是各位主子们。这些妃子们,她们使用的恭桶,甚至还会因为她们的等级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那些下等人,还有地位比较低的妃子,他们使用的恭桶就是很普通的大木桶。
但是像皇帝,皇后,贵妃这些人,他们使用的恭桶就会更加精巧,上面还会有很多好看的花纹。而且这类恭桶使用的材质也会更加的优良,从这上面也足以体现出古代社会的社会阶层分化之严重。
专人清洁,专人打扫
工桶虽然是个大木桶,但是毕竟还是有装满的时候。但是人的排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每天都会有这样的需求,那这个可怎么解决呢?
其实在皇宫当中,存在着专门的一群最下等的宫女和太监,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洁和打扫恭桶。这些人要么就是在皇宫当中犯了错,被贬过去的,要么就是罪大恶极之人受到惩罚。要么就是那些没权没势没背景的小东西,受到了大太监和大宫女的压迫,才会做这样一类又脏又臭的工作。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抓紧时间清理已经运送过来的恭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一个时间段几乎都有大批次的恭桶被分别送过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一天里几乎是没有休息时间的。而且这其中还要尤其注意,当他们手中遇到了皇帝皇后等高端人士的恭桶时,还得小心谨慎,一旦出了一点儿错,就要面临着掉脑袋的惩罚。
皇宫当中这个人人使用的恭桶,一方面为大家的生存节约了空间,另一方面也会避免厕所这个东西的存在导致的宫殿里面的气味混乱。毕竟在故宫当中生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故宫的面积很大,但是上万人生存起来,还是会有些狭小,更何况那些尊贵的主子们是不可能跟下人们挤在一起的。所以综合来说,去掉厕所这个设计,反而更符合大家的生活需求。
清洁原理,如同猫砂
看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发出疑问,直接去清洁恭桶,这也太脏了,即便是最下等的宫女和太监,他们也是人,他们遇到这样的工作不会崩溃吗?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他们并非直接用手去清洁的。在古代社会中,恭桶会提前放置草木灰石灰石等一些方便清理的东西,垫在最下面。这些东西可以有效的防止气味的扩散,而且在清洁的时候也会更加方便。
这个原理就如同我们今天养猫的人家,给猫主子铲猫砂一样。我们提前放置好猫砂,引导猫主子专门在猫砂上面如厕,这样作为主人,清洁起来也会更加方便,同时房间里不会产生任何的异味。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会嫌脏。
结语
虽然古时候为了后宫众人的生活需求没有专门设计厕所,但这样的设计明显不符合如今的游客需求,所以故宫当中还是专门开辟了洗手间这个空间的。
虽然古代的故宫没有厕所,但是人们自然有自己设计的如厕的地方,也有一系列专门负责清扫的工具、工作流程和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