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松柏
如果说赤峰曾经是一片沙地,你相信吗?
如果说当年的赤峰被沙地三面包围,你可能更不会相信。
再如果说昔日人们出去郊游,就在赤峰边上滑沙、爬沙坨子,而不用去100多公里以外的勃隆克,你可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这的确是事实。
这一切就发生在三四十年以前。
沙漠环绕
旧时的赤峰市区远没有现在城区规模这样铺天盖地,它南起六道街,北至锡伯河,东至东旱河,西至西旱河,是一个狭长地带傍河而居的小城市。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四面几乎都被沙丘包围,只有西北角过河是块湿地。人们将这些沙丘按方位分别命名:东沙坨子,西沙坨子,南沙坨子和北沙坨子。
科尔沁沙地新月形沙丘
沙漠和赤峰市区相偎相依,近在咫尺,这些沙地,以东沙坨子面积最大,它北起红山南至南山,绵延数里,从东旱河向东一直延伸到红庙子镇的沙坨梁底,全是一个连一个的新月形沙丘。城市南面的沙地,东边与东沙坨子相连,一路向西顺着长青街一带,一直延伸到飞机场一带西面的沙地,从老飞机场一路向北,直达锡伯河的南岸。而北沙坨子则分布在龙头山以西的广大区域,这些沙坨子数北沙坨子沙丘高大,后来成了人们郊游滑沙的胜地。
我童年时代全市组织少先队夏令营,多选在北沙坨子。那里不但有高大的沙丘,而且有解放以后种植的树林,闪着石英半透明的砂砾,成了儿童们的挚爱。由于砂质好,玻璃厂还把这里的沙子当做制玻璃制品的原料。
1994年红山区二小四年一班于北山北沙坨子春游
据解放以后对赤峰周边沙地的调查,共有786个大小沙丘,而且每年向市区周边的市郊推进8~15米,如果你想玩沙子,出了市区便到处都是。站在南山举目眺望,市区四周全都是连绵起伏的沙丘,说赤峰是一座沙海之中的城市,一点都不过分。
赤峰周边的沙坨子严格按照生态分类学分类的话,应归于沙地生态系统。赤峰年降雨量并不小,每年均在350毫米左右,距离森林生态系统年降雨量仅差50毫米。沙地由于受雨水的滋润,生长着许多沙生植物和耐旱的植物,甚至适合树木的生长,而沙漠气候年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下,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二三十倍,所以沙漠几乎是没有植物生长环境的不毛之地。
科尔沁沙地
赤峰周边的沙丘边缘地带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的缘故,生长着大片的古榆树林,至今在长青公园的西侧,还保留着一条叫榆树林子的胡同,证明当时的城南沙地的边缘已经到达长青街一带。细查赤峰周边叫榆树林子的地方比比皆是,都是沙地生态系统的标志性植物。在1960年代以前,赤峰城区南郊还分布着大片的古榆树,由于昭乌达新城区的营建,才将这些古榆树彻底砍伐掉,否则赤峰城南将有一片保存完好的沙地树林景观。
赤峰周边的沙地别看面积不大,但是它在植物生态学和土壤学上都具有重要的标识性价值。东北处在中国地形的第3层台阶上,在东北的大兴安岭的东边缘边上。有一个绵延千里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的大沙带,称为科尔沁沙地,也是内蒙古五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科尔沁沙地的最西边缘就是赤峰周边的沙坨子,再往西就是七老图山的余脉,都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了,土壤也以黄绵土和栗钙土为主。近几十年来,由于地球变暖,气候变得干旱,位于蒙古高原上的浑善达克沙地和东北平原的科尔沁沙地有靠拢的趋势,所以赤峰周边的沙地西移与否成为气候学家和植物学家关注的焦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沙尘暴笼罩下的红山
由于赤峰地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交错地带,在气候变得温暖潮湿的历史周期时,充沛的降雨使沙地变成了草原和适合农耕的地带,而进入干旱期以后,由于降雨量的锐减而退化成了沙地。大自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变迁中,也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居民们经历了农耕游牧的轮转。
在距今约1万年到3000多年以前,赤峰一直处在气候比较湿润的时期,赤峰周边地区都是肥沃的土地,并没有沙地的存在,正是由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连接华北、东北的文化交错地带的双重优势,才催生出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和中国旱作农业发祥地之一的兴隆洼文化。到了春秋时期以后,赤峰地区的气候日趋干旱化,森林、草原逐渐退化成了沙地,农业文明退出,赤峰开始了游牧文明主导历史的新时代。
1995年赤峰城东沙地绿化
所以赤峰周边的这些沙坨子是先民们生活富集区域,后来由于风蚀的作用,古人生活的遗迹和遗物大量暴露在了沙地的地表上,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1907年日本东方学家鸟居龙藏,在沿着锡伯河、英金河沿岸进行考古调查时,在红山脚下的沙地中发现了许多古陶片,初步认定为东胡人的遗迹,从而拉开了红山及周边地区考古的序幕。1923年,法国著名考古学家桑志华、德日进在鸟居龙藏考察过的东沙窝发现了彩陶片,认定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成为发现红山文化第一位考古学者。1930年,中国考古学者梁思永在红山西侧的沙地和英金河北岸、北沙坨子一带,也发现了许多红山文化、辽文化的遗物。1935年,日本考古学家滨田耕作率领的东亚考古学会考古队在红山东坡沙地,挖掘红山文化遗址和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墓葬,成为红山文化名扬四海的前奏曲。因此赤峰周边的沙地是赤峰文化之源,是赤峰八千年历史文化大树的根基所在。
沙地之迷
如果你从高空俯瞰赤峰盆地四周,都是高山环绕地表覆盖着厚厚的黄绵土和栗钙土的地区,并不属于沙地分布区,沙地全都集中在盆地底部中央一小块区域,呈孤岛状分布。科尔沁沙地的西部边缘,则在红山水库大坝一线,从红山水库向西,直到赤峰约90公里的范围内都是栗钙土分布带,只有老哈河谷两岸才有少量的沙丘分布,赤峰人称之为东沙荒,这种河流型沙地呈斑块状分布,直到赤峰市区周边才彻底消失,因此赤峰市区周边的沙地的沙源,显然不是来自于科尔沁沙地,而赤峰较为丰沛的降雨量,又没有生成沙地的基础条件。因此赤峰沙地的沙源最大可能是从西北季风带过来的,它的沙源就是来自于西北方向蒙古高原上的浑善达克沙地,这与地球第3纪时期,西北季风造就黄土高原是一个道理。
浑善达克新月形沙丘
浑善达克沙地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100米,是赤峰风沙的主要策源地,由于赤峰除了夏季以外盛行的是西北风,每当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冷气团南下,形成极为强的西北风,将浑善达克沙地的沙土卷起,一路顺势滑向东南方低海拔的东北平原,狂风成为沙土搬运的主要动力。季风东南向运动时,翻过七老图山的主干便进入东南走向的西老图山脉余脉的高山峡谷地区。风的体积被压缩在山谷内,压强增大,风速变得更为强劲,一直冲向赤峰盆地。七老图山脉共有5条峡谷通向赤峰盆地,都成为季风的主要风道,将沙土吹到赤峰盆地以后,峡谷消失变成了开阔的平原,风的动力随之减弱,大量沙土和浮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赤峰盆地的中心。经过数万年的吹拂,浑善达克沙地的黄沙被大量的搬运到了赤峰,成为不速之客,形成了令人感到诡异的沙地奇观。
赤峰沙地第二个沙源来自于河流搬运的沙土补充。赤峰盆地共有锡伯河、阴河、半支箭河、召苏河、二道井子河五条河流的注入。河流上游由于水土流失,山势陡峻,每到雨季来临,巨量的泥沙被洪水携带,顺势而下。他们流到赤峰盆地以后,地势变缓,河流流速减慢,大量的泥沙便被沉积了下来,由于流入赤峰的河流含沙量巨大,河的名称都带有泥浆的色彩。如锡伯河汉语翻译成泥河,阴河亦称为潢水。都是河水不清澈含泥沙量太大,导致河水变色的缘故。沉积在河沿岸的泥沙,雨季一过便干化结构十分松散,秋冬季到来以后气候干旱多大风,在风的带动下,泥沙被吹到较高的迎风坡上变成了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西拉沐沦河源头)
赤峰周边的沙土有着十分明显的分布规律,即都位于迎风坡的高地上和高山边缘地带,平地很少有沙地的分布,例如龙头山北缘的当铺地,红山西侧的沙坨梁子,南山北侧的南山根儿,其主要的生成原因就在于西北风,在进入赤峰盆地以后遇到了龙头山、红山和南山的阻挡,风速很快慢了下来,携带的沙土也随之降落了下来。大量的堆积在山的迎风面上,积久成多便形成了沙地。
另外河流也是主要的风道,风卷起的沿岸堆积土向东南方向移动时,又遇到了山的阻挡,风速降下来之后,沙土也堆积在山的迎风坡的底部。他们不断的为沙地补充沙源,使沙地的面积不断在扩大,造成沙进人退的局面,从而压缩了人的生活空间。赤峰沙地不但环伺在市区周围,而且还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沿英金河和东南方向发展,不单是红山东侧的红庙子一带饱受风沙之苦,而且进入老哈河谷形成沿河大沙带,大有与科尔沁沙地连接的趋势。
1995年赤峰南山绿化
赤峰沙地的形成与不断扩张,还有许多人为的因素。清代初期实行借地养民政策,大量汉族移民进入坝上和七老图山脉,开荒种地使草原植被和七老图山脉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草原变成了农田,森林变成了坡地,致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受到很大的破坏,水土流失和风蚀灾害日益严重,一到雨季洪水泛滥,泥沙俱下,一到风季大量地表土被刮走,形成雅丹地貌,这些泥土和沙土都在风的动力和水的推力作用下一路狂奔,奔向赤峰盆地,成为赤峰沙地的主要推手。
另外赤峰早在康乾时期就已形成蒙东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几万人口聚集在九街三市之中,盖房吃饭,冬季取暖用柴,是一笔相当巨大的耗费,不仅将临近的南山松,砍伐殆尽,顺便的也将沙地的植被掠夺一空。沙地变成了一片片寸草不生的新月形沙丘,南山也成了不毛之地,几百年的水土流失使南山变成了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坡,风旱灾害频发,严重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片青纱映碧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彻底改变赤峰市区各族人民饱受风沙之苦的灾难,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向沙地进军,走生态优先的和谐发展之路,绿化赤峰大地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工程持之以恒。为了彻底的消灭沙地,赤峰市专门成立了城郊林场,专门从事沙地绿化和改造工程,从1954年开始到1964年,用了10年的时间,将7.14万亩沙地全部改造完毕,让沙地披上了绿装,变成了绿波荡漾的林海。
为了彻底锁住沙龙,战胜风沙灾害,盟直和市直机关干部带领全体市民,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植树造林的任务,每当春季植树造林季节,全市男女老幼齐动员,绿化荒山,治理沙丘,总结出治理沙地的16字方针“前达后挡,四面围攻,先草后林,林草结合”,以及人工沙障造林等国内沙地造林领先的技术,彻底控制住了流动沙丘,并且在沙丘上栽植了大量杨树和油松林,形成了环绕城市森林带,成为中国沙地植树造林的一面旗帜,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
1964年6月30日,时年78岁的朱德委员长(左四)、和79岁的董必武副主席(左二)视察城郊林场并题词
通过10年治沙整理,赤峰市区及周边的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4.2%,增加到1964年的28%。1964年6月朱德委员长和董必武副主席访问赤峰,专程来到东郊林场参观,站在被治理过的沙丘上眺望,波涛起伏的茫茫林海,朱老心潮澎湃。咏吟出“昔日黄沙今何在,一片青山映碧空”的豪迈诗篇。
赤峰周边沙地治理工程还涌现出一个国家级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当铺地大队。地处北沙坨子的当铺地大队,过去是一片茫茫沙海,被贬为连兔子都不拉屎的穷沙窝,4000多亩荒漠地,被星罗棋布的大小沙龙分割成600多块,粮食亩产才20多公斤,从1950年开始,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洪恩的带领下,发动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在市区北部营造出一条长达4公里,宽300多米的护岸林,在沙荒地上营造出了主副带长达40多公里的农田防护林林地,面积达到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彻底锁住了风沙,成为市区的绿色安全生态屏障。
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视察城郊林场题词
经过几代赤峰人的艰苦奋斗,环市区的沙地全部成了绿色的海洋。昔日的北沙坨子今天变成了乌兰哈达公园,成为人们假日休闲的胜地;红山一带的沙丘地带成了高楼林立、绿野芳踪新开发的居民社区;沙坨梁底的大沙带建起了赤峰市工业园区,成为推动赤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70年来通过生态建设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终于有了回报,这是一代接一代的赤峰人无私奉献的丰硕成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朽丰碑。
编辑 | 陆仁迦
图片提供 | 崔玉堂
封面图片 | 钱自余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风瞬」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