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本报记者 刘晓云
置身林海,满目苍翠;栈道徜徉,耳边叮咚;水上漂流,人在景中……平均22℃的气温配上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让海林市成为众多旅客的出行目的地。
巧用资源 做足“清凉文章”
“天高云淡,空气清新,这里负氧离子一定很高。听说再过一阵还能看到五花山色,我都不想走了。”随女朋友来海林探亲的山西小伙李林置身威虎山密林之中,感受着这里的清凉惬意不禁发出感叹。
围绕青山绿水做“清凉文章”,海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两年,海林市依托中国雪乡品牌优势,整合资源,重点建设了雪乡太平沟原始林探险、林海雪原风景区森林小火车、亿龙风情园吉尼斯世界纪录戏水长龙、柴河九寨玻璃栈道、雪村“原汁原味东北人家”、七里地村金沟水街等一批重点游乐项目。
今年,为了迎接游客的到来,海林市持续引导域内景区利用自身优势在“清凉”上做文章,在创新旅游产品上下功夫,多家景区除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新业态新产品也层出不穷。
文旅融合 创意空间无限
“每年的旅游文化节我都会到现场,来看看又推出什么新旅游项目,也能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海林市民李双龙是林海雪原旅游文化节的忠实“观众”。
林海雪原旅游文化节到今年已是第四届,文化节每年都会邀请全市各大景区进行旅游亮点推介,同时开展旅游类、文体类、美食类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今年林海雪原旅游文化节包括横道河子音乐节、新合村大酱节、海林猴头菇美食节、威虎山徒步大会、林海雪原滑雪大赛、全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冰雪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为加快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海林市还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打造具有地标性的文化消费新业态。通过政府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采取“文化+”模式,探索打造近20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小馆”、组织“宁古塔杯”古典诗词创作大赛、举办林海之夏广场文化节、开设林海夜市……用文化创意拓展旅游空间和内涵,以活动策划延伸旅游文化的链条。
全方位深耕 闪亮“林海雪原”名片
做大“清凉经济”,既需要深耕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释放红利,又需要巧心思、重管理,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与竞争力。海林市围绕“旅游兴市”战略,坚持“一核两带”发展格局,即重点打造横道河子核心旅游区、开发建设海林—长汀—雪乡和环莲花湖旅游带,聚焦资源整合,启动林海雪原全域旅游规划编制,深度谋划冰雪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康养旅游等资源融合发展思路和措施。
海林市立足全局,以“清凉游”带“热”全域旅游。全市确定了以生态康养、休闲度假为主、辅以林海雪原红色文化、东北民俗风情、中东铁路文化的文旅产业发展脉络,推动包括森工、农垦在内的全域旅游资源步入融合发展快车道,打牢全域发展基础。谋划了“大雪乡”“横道河子文旅小镇”“莲花湖康养基地”等20个规模较大的文旅项目,充实全域文旅项目库,为开发建设做好项目储备。
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海林市通过整合资源,从提升冰天雪地的“价值”到打造绿水青山的“颜值”,从一季兴旺带动四季繁荣,不仅做强了“冰雪经济”也做大了“清凉经济”,使二者成为助推乡村振兴以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