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是城市文化的灵魂
城市记忆的保存者和记录者
大徐得到了最新消息
徐博改扩建工程
预计明年全面施工
改扩建后的徐州博物馆
究竟有多好逛
快来了解一下
增加汉御花园“西馆”
展陈更丰富
徐州博物馆的改扩建既是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也是徐州市“十四五”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是徐州老城区南北历史文化轴上的重要节点,备受市民关注。
根据工程概念性方案设计,在功能定位方面,该工程突出徐州博物馆“文博展览展示、考古探索体验、文旅融合示范”三方面的功能,将其打造成为“徐州城市南北历史文化轴上最厚重的历史节点、淮海经济区中心龙头博物馆、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
在空间布局上,徐州博物馆定位为“五位一体”整体格局,主要为——
- 主陈列楼(主馆,古代历史陈列)
- 汉御花园B区(西馆,近现代历史陈列、专题陈列)
- 汉代采石场遗址文化广场(古遗址展示区)
- 土山汉墓考古博物馆(古墓葬展示区)
- 乾隆行宫及碑园(文旅融合示范区)
其中,徐州博物馆西侧汉御花园B区房产将建成徐州博物馆西馆(简称“西馆”),现已完成的设计内容包括西馆外立面改造、西馆各层内部空间改造和展厅陈列布展的概念性设计方案。
在建筑外立面改造方面,充分考虑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和公共建筑性质、与徐州博物馆主陈列楼的相互关系、与汉代采石场遗址文化广场整体环境的关系,并考虑到提升改造后徐州博物馆的整体参观流线。
在建筑结构布局及使用功能定位上,结合高质量发展导向及博物馆现有空间实际,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及科学性、综合性定位的要求,最大化地发挥西馆展陈增量空间的功能效应,拟新推出基本陈列11个,增加展陈面积约8300平方米。
与和平路景观相连
贯通城市文脉
徐州博物馆的南门与云龙山的北门之间,隔着车水马龙的和平路。于2022年2月封闭施工的和平路隧道工程与徐州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息息相关。
待计划下半年竣工的和平路隧道通车后,不仅可以免除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云龙山余脉的爬坡之苦,隧道之上的路面还将开辟为和平路景观广场,消除原先徐州博物馆与云龙山隔街相望而不能通行的弊端,使游人参观游览路线更加顺畅,并将使原先僻静处的汉代采石场遗址得到更好的展示。
在云龙山西坡,有一块不起眼的“徐州汉楚王墓群(汉代采石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然而“徐州汉楚王墓群”却是2021年江苏省唯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考古项目。
西汉楚王陵建造中,封堵墓葬甬道的大型塞石从哪里来?又是如何被开采?这些问题的答案,即在汉代采石场。
汉代采石场发现于2003年,分布面积4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5万平方米,最终保留下3000平方米的精华部分,在部分石坑上面覆盖玻璃予以了保护和展示。
在徐州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将进一步揭露现博物馆西墙外的汉代采石场遗址,开辟遗址文化广场,使之与和平路景观广场相连,实现博物馆与云龙山的整体风貌融合、徐州老城记忆文化旅游组团与云龙山水文化旅游组团的贯通。
沉浸式游园
打造乾隆行宫的专属IP
清朝皇帝乾隆六次南巡,四次过徐州,在徐州的云龙山、柳泉、马陵山留下三处行宫,清末之后皆渐毁坏。
位于云龙山下的乾隆行宫原有左、中、右各三进院落,清末以来仅存大殿和东西配房。1977年徐州博物馆在东院修建碑园,1999年又在碑园西侧建陈列楼。
徐州博物馆历经2010年改扩建工程、2018年展陈提升改造工程,清乾隆行宫与西汉采石场遗址、土山东汉墓、陈列楼成为博物馆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春,徐州博物馆对乾隆行宫的围墙等进行了亮化,梳理了园区杂乱的草木,对部分道路进行了调整,拆除了原先破坏展线的小桥,使游人的参观路线更加合理。
根据概念性方案设计,乾隆行宫将打造为“沉浸式主题文化体验园”,推动“文旅新业态、夜游新消费、文化新生活”,在空间上利用叠加方式,增强空间的广度,以便让游人白天可以打卡赏景、购物休闲,晚上可以观赏光影演艺、进行特色饮宴,形成云龙山景区特色夜游点,打造专属于乾隆行宫的文旅IP。
博物馆因年代而生
因年代里的产物 而散发光彩
期待着扩改建之后的博物馆
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文字 | 张瑾
图片 | 孙井贤 秦媛
编辑 | 鲍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