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和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年暑假,我都会带上孩子和他们的三五好友去“游学”。
之所以要打双引号,是因为在我们的语境中,游学不是去到大城市或者出国这类“向上”的游历,而是“下沉”到村子里,算是一种非主流的反向操作。
近三年以来,我们先后去了广东的湛江和潮州、广西的桂林和防城港、云南的普者黑和大理、湖北的恩施和神农架、贵州的毕节和黔东南。我倾向于带孩子们去民族地区,因为这些地方的文化多样性特质更明显,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认知和知识体系,扩展他们看问题的视野,增进对“乡土中国”的理解。
最初的几次,我们的行程安排,一般是先在县城的酒店或宾馆住下,再探访周边村寨,每天早出晚归,一天看1-2个村寨,与村民交流,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学习。
但我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部分村寨已开发为景区,人多不说,商业化色彩也强,比如大部分商铺由外地人经营,我们想亲密接触的当地人不多。出于开发旅游、发展经济的考虑,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也限制了我们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深度与广度。二是部分村寨距县城较远,来回交通颇费周折,加上安全因素,留给我们走访的时间不够,导致调研不够充分,效果打了折扣。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游历的内容,多是经由市场包装的“假文化”,当地的原真性变了味,游历方式也被迫变成了走马观花。这与我内心认同的慢走、慢看、慢品尝相背离。
今年,我作出了改变:随性选择地点,直接带孩子们进村,与当地人同吃同住。
半月前的一天,我们乘坐的大巴行驶在曲折蜿蜒的贵州黔东南自治州大山里。在一座小桥附近,我看到一群光着上身的孩子在溪水里摸鱼,七八位老人在桥头大树下纳凉闲聊,几只狗耷拉着耳朵,昏昏欲睡,不远处的寨子炊烟袅袅,依稀可听见鸡鸣犬吠。好一幅大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正是我想去的地方吗?我当即决定,下车,一行十人就在这里呆上一周。
经过与一年轻农户沟通,我们商量好,吃住在他们家,打地铺睡觉。几名孩子包括部分家长都露出惊诧表情,他们的担心我心知肚明——怎么洗澡、有没有热水供应、墙上的蜘蛛爬到身上怎么办、有没有驱蚊片、没有空调怎么睡觉、夜里不敢去室外上茅厕……这些在城市压根不是问题的问题,此刻都需要考虑。
我告诉他们,这些也可以不是问题。既然来体验乡村生活,就应少一点抱怨或心存顾虑,暂时抛却一些城市生活的便利,真正沉下心来,接纳乡村生活方式,不要因为生活上的一些困难,而错过了学习的机会。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组织了各种活动:带孩子们与当地小孩交朋友,每天一起吃饭、学习与玩耍;相约去河里抓鱼、抓虾;坐在水里围成一团,在清凉的河水里上课;翻山越岭,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与当地孩子一起打球、畅聊;走访每一户人家,深入了解当地人口产业及交通变化、传统服饰与节庆习俗、性别分工与村落集体活动开展等;观看斗牛及斗鸡比赛,切身感受当地特色民俗;观看杀猪、宰鸡,品尝蜜蜂蚱蜢酸辣汤,体悟不同生物的生命历程……
在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深入交流中,原有的顾虑早已不复存在。孩子们的小脸晒黑了,但笑容越来越灿烂。
一周下来,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深度游收效更大。我为这种皆大欢喜感到欣慰。
是啊,谁说游学就一定得是高大上的、光鲜亮丽的呢?在难得的假期里,让孩子们走进大山丛林,去沉浸式体验没有经历过的另一种生活,去探索,去交流,去付出,去收获,最后带着野趣、友谊、知识回归,不也挺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