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民政)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巴渝大地铺展幅幅幸福民生图景,处处可见为民爱民真情。
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市,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重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这十年,重庆市民政系统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持续推进民政工作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夯实民生之基,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基本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这些年来,重庆市民政系统牢记嘱托,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将26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低保、特困兜底保障,对8万余名扶贫对象给予临时救助,并对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制度安排。同时,建成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社会救助、儿童和残疾人福利水平不断提高,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有保障、更有盼头。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庆市民政局制订出台全市民政领域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制定《民政领域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具体举措》。出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合理调整低保标准,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刚性支出困难人口及时纳入兜底保障。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重庆市成立市、区两级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等统筹协调机制,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乡镇(街道)实现社会救助“一窗通办”全覆盖。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标准差距持续缩小。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实现城乡统一,按自理能力分三档确定照料护理补贴标准。探索实施“民政惠民济困保”项目,为100余万名救助对象购买综合性商业保险。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全市村(社区)配备社会救助协理员1.6万余名,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5568个。
全力保护未成年人。重庆市、区两级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及职责分工等配套文件。围绕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开展十项安全守护行动,建立主动发现、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机制。完善市、区、乡、村四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全市配备1031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1万名村(居)儿童主任。全市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从2012年的月人均1000元、600元,提高到2022年的月人均1477元、1277元。全面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持续实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助医项目。推进全市14家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推动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
尽心服务残疾人。重庆市持续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全面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加强信息共享比对,主动发现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补贴范围。印发《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3个区被确定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综合创新试点地区。
基层社会治理与改革创新“相得益彰”
“有事找老杨。”这是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群众经常说的话。2018年成立的“老杨群工”通过党建引领构建起的镇、村、组“三位一体”服务网络,有千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解决群众反映事项500件次。这是重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民政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三治结合、五社联动、三事分流、智能支撑”的基层治理实践路径,向着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居民自治。重庆市探索“三事分流”工作机制,推行“大事”政府快办、“小事”协商共办、“私事”引导自办,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和居民群众个人的职责边界和互补共生关系,推动政府治理与社会协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获评“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村(居)委会成员结构不断优化,新一届村(居)委会成员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一肩挑”比例达到98%。全市所有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备案审查,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
优化社区服务。重庆市颁布《城市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导则》《主城区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布点规划》,明确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构建10分钟可达的“社区生活服务圈”,推进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体。实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齐治理短板。按照“大数据+大平台”的思路,全面整合社区和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建设“渝快社区”云平台,实现“五个民主”线上线下一体推进。
壮大基层队伍。重庆市实施城乡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工程,每年举办多期市级城乡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示范引领、指导带动城乡社区工作者培训,推动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学历层次提高。全市登记社会组织1.8万余家,相较2012年增长64.7%。培育登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446家、社会工作行业协会13家。建成区(县)社会工作指导中心29个、镇(街)社会工作站221个、村(社区)社会工作室2762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团体)达4.9万余个,实名注册志愿者达66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1%。全市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已建成1万余个。
发挥慈善作用。重庆市坚持以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为原则,着力打造法治慈善、阳光慈善、全民慈善、惠民慈善。目前,已培育发展基金会90家,全市互联网慈善活动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通过互联网募捐金额达到6.8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累计接受捐赠105.26亿元,慈善救助超过1000万人次,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基本社会服务与高品质生活“同向聚合”
基本社会服务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民政系统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基本社会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让巴渝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让老有所养。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养老服务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连续5年作为市级重点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先后出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文件,配套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等15个实施细则,逐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始终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家门口”养老,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覆盖率均达到100%。打造“中心带站”联合体162个,整合社区养老服务站1513个,形成“一网覆盖、一体服务”联网运营模式,全市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社会化运营率分别为100%、83.5%。试点开展助餐、助浴、助医“三助”行动,开办“中央厨房”,开通“助浴快车”。在农村推行“四有五助”互助养老模式,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623个,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529家,设置村级互助养老点7121个。推进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建成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60个、护理型床位8000余张。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全市有21个区(县)205家乡镇敬老院开展公建民营改革试点,平均服务项目从13项增至46项。
让逝有所安。重庆市委、市政府成立殡葬改革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殡葬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做好经营性公墓审批监管,城乡公益性公墓由2012年的70个增长到2021年的205个。全面运用全国通用版殡葬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开通重庆市“96000”殡葬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殡葬服务。2012年以来,为10.25万名困难群众免除基本丧葬费1.4亿元。
让婚俗有新风。为稳妥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市级出台《支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政策措施清单》,明确16条具体政策措施,确定10个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县),大足区获批第一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2021年,重庆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首批试点地区,截至目前,全市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2399对、“全渝通办”1.45万对。
让区划地名焕发活力。重庆市制定《重庆市镇设立标准》《重庆市街道设立标准》,每年更新编制《重庆市行政区划图》,优化行政区划格局。开展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和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第三、四轮联检。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探索信息化管界方式,开展乡镇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修订出台《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建成市级地名信息库、地名政务共享服务平台。编制《重庆市主城中心城区地名规划(2021—2035年)》。出台《重庆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建设重庆地名文化展示馆,发布市级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两批共211条,开展红色地名文化宣传“五进”活动,实施红色地名分级分类保护。摄制15集《重庆地名》宣传片,编撰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卷)》、重庆市标准地名图录典志和地名文化丛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新的赶考路上,重庆市民政系统将永葆初心、奋勇向前、踔厉奋发,书写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新篇章。
来源丨《中国社会报》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