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算是乾隆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了,他虽然作恶多端,贪赃枉法,目无法纪,但是无论他做出了什么出格的事情,无论他到底贪污了多少的银两,乾隆皇帝都没有想过要杀掉和珅,甚至没有处罚和珅。这个事情听起来很离谱,以至于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觉得乾隆皇帝是不是有什么把柄握在和珅的手里,所以才投鼠忌器,一直没有办法去动和珅这个大贪官。
乾隆皇帝不仅自己宠幸和珅,还一直告诉自己的孩子们,以后无论谁当上皇帝,都不要随便去杀和珅。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未来的嘉庆皇帝,非常不理解他的父亲如此叮嘱意义何在。和珅这样一个贪赃枉法的官员,他的存在就同国家的蛀虫一般,几乎把国库都给掏空了,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杀?
所以哪怕是乾隆皇帝千叮咛万嘱咐,嘉庆皇帝在掌握权力的一开始,就迫不及待的杀掉了和珅。但是一直到15年之后,嘉庆皇帝才明白父亲的苦心。为何乾隆皇帝会有这样的叮嘱?对于这位奸臣,他到底有什么顾忌?
双面矛盾,集于一身
和珅这个人也算是乾隆皇帝执政期间的一大传奇人物了,他原本是包衣奴才出生,却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平步青云。对于和珅这个人物,乾隆皇帝是又爱又恨。和珅好大喜功,贪赃枉法,如果仅仅是这样,乾隆皇帝大可以无所顾及,把他处理了。但偏偏和珅这个人又很有能力,他的那张巧嘴不仅能够对皇帝拍马屁,还能够很好的润滑各个朝廷部门之间的关系。
即便是和珅在乾隆皇帝交给他重要任务的时候,把大部分的钱都藏进了自己的口袋,乾隆皇帝也没有狠下心来,以贪赃枉法的罪名把他处置了。毕竟离开了和珅,朝廷当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就将没有人交接。
而且更关键的是,和珅虽然会贪钱,他也懂得怎么去搞钱。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在统治前期的的确确是一个好皇帝,励精图治,延续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的统治中后期,乾隆皇帝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娇奢淫逸的皇帝。
乾隆皇帝喜欢在吃穿住行上穷讲究,也喜欢经常下江南,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银钱作为铺垫。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呢?这些钱自然得靠和珅给他搞回来。我们前面也说了,和珅这个人是很会从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当中斡旋的,他能够在尽最大可能缓和社会矛盾的基础之上,还搞回来一大笔钱供乾隆皇帝享乐。
所以哪怕是乾隆皇帝对和珅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哪怕他知道和珅已经把国库都给他偷空了,他也没有能够狠下心来去处置和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和珅这个人在乾隆皇帝的朝廷之上拥有不可替代性。他的工作换一个人,就没有办法完成。
而且皇帝总是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自然也喜欢有一个处处拍马屁的人跟在自己的身边,让自己每天心情愉悦。很不巧的是和珅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乾隆皇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去对和珅赶尽杀绝。
嘉庆不听,后悔不已
虽然乾隆皇帝对和珅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当时的嘉庆皇帝虽然还是个皇子,却对和珅此人恨之入骨。嘉庆皇帝的心中当时还比较单纯,总觉得非黑即白,和珅这个人的存在就是整个国家巨大的损耗。
乾隆皇帝也看出了自己的接班人对和珅的这种怨恨情绪,所以他不止一次的叮嘱过嘉庆皇帝,以后他当上了皇帝,不要对和珅赶尽杀绝,万事留一面,也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可惜当时年少气盛的嘉庆皇帝并不能够理解自己父亲的这种苦心,还觉得父亲是在委曲求全,实在不符合一个皇帝的做派。所以他在登基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查抄了和珅的家,抄出了巨大的财产,同时也对和珅进行了处置。
此时此刻的他还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但一直到15年之后,嘉庆皇帝才明白乾隆皇帝的苦心。15年之后的清王朝,远远没有乾隆皇帝统治时来的那么繁荣。嘉庆皇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停滞不前。再加上当时社会财产巨大亏空存在,人民生活十分艰难,社会矛盾相当尖锐,甚至有刺客想要直接入宫刺杀嘉庆皇帝。
如果和珅还在的话,他肯定不会同意嘉庆皇帝所谓的闭关锁国。和珅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外交官,当年的海上贸易和珅也出力不少,他也一定可以为清王朝从海外搞回来一大笔钱。而且到社会极度缺钱的时候,嘉靖皇帝可能才意识,到拥有一个会挣钱的臣子,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此时的他,想必才能明白乾隆皇帝的一片苦心。
片面评价,并不可取
为什么我们说嘉庆皇帝已经后悔了呢?这一点可以从他晚年对和珅的评价当中看出来。当时有一位官员喜欢写人物传记,他知道嘉庆皇帝非常讨厌和珅,所以就想着拍马屁,写了一本和珅传,在里面描述了和珅的种种罪行。
当他兴致勃勃地将这本书呈献给嘉庆皇帝看的时候,原以为能够得到皇帝的赞扬,却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批评。嘉庆皇帝的态度就是不能片面的评价和珅这个人,他虽然有过错,但是他对清王朝统治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嘉庆对和珅的态度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强硬了。
结语
几乎每一个朝代当中都有像和珅这样的人,他们不能坚守自己的底线,甚至没有什么当官的清白作风,但他们又确确实实很有能力,能够帮助统治者力挽狂澜。
这样的人存在对朝廷统治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至今为止依旧没有一个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定有着自己的价值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