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唐山遵化县马兰峪有一座“东方帝王谷”,这里埋葬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主要帝王和后妃陵寝,时人名为清东陵。
此地在风水上是不可多得的宝地,南有金星山,如朝堂上大臣持着芴板、作着辑;北边是昌瑞山当作椅子后背,翠绿叠嶂;东边是鹰飞倒仰山,注视远方;西处是黄花山,似白虎蟠卧。
这秀丽的山脚下,游客们进入陵区,首先看到的是是一座名为昭西陵的陵寝,孤立于清东陵之外,未能进入主陵寝。
这倒不是墓主人身份低微,因为墓主人是清圣祖康熙的祖母,顺治的母亲孝庄文皇后。
她辅佐三朝,稳定了清朝入关后的政治平衡,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贤后。
可惜她不仅没能进入主陵区,而且死后长达三十八年都没有进行下葬,成为清初一件奇谈怪事。
临终遗言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的一天,暑气消散、秋意渐浓。
正在博洛和屯附近巡幸得康熙接到宫廷内务府总管大臣吐巴的奏折,言说:太皇太后在八月二十八日夜晚四更时,患上中风顽疾,导致右肢麻木,已不能正常握著端碗,口齿也不甚清楚,周围人皆不能会其意。
宫廷值班御医张世良先简单施药诊治,后又同另一御医李白玉会诊,又加几味药服用,病情稍加缓解。
康熙看后,即刻星夜回銮,在第二天晌午就回到紫禁城。
蹲在老祖母的面前,康熙亲自侍奉喂药,照料到深夜,或许是看到从小相依为命的孙子的到来,给了孝庄生的希望,孝庄的病情康宁如常,康熙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只是阎王叫你三更死,岂容留你到五更。孝庄拖着病体,熬过了两年春秋。
在二十六年十二月初一,康熙在率领文武百官从宫中前往天坛祭祀完毕后,接到宫内急报,说孝庄病危。
这一次明显是回天乏力,孝庄只坚持不到一个月,就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时分,孝庄于慈宁宫离世,享年七十有五。
孝庄的一生幸福不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应该是都认同的,她走过的岁月是无比精彩,所干的事情是无比伟大的。
只是人死如灯灭,往事随风,巾帼传奇也该就此落幕。
可孝庄的临终遗言却让后人,尤其是康熙本人难办,孝庄对康熙嘱咐道:
太宗文皇帝(指的是皇太极)梓宫奉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莹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难题难解
孝庄生前的遗言给康熙出了一个大难题。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对儒家提倡的礼制十分看重,尚书说:国家之事,在祀和戎。人死之后的礼节都有成文的规定,尤其是上层统治者,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到。
仅就孝庄这一事例来说,依照祖制,孝庄是要和皇太极进行合葬,这符合生则同寝,死矣同穴的婚姻家庭观念。
可是偏偏孝庄有明确的遗言,要求不与皇太极合葬,只要求把自己葬在离顺治帝不远的地方。
康熙无法解决国家礼制规范和孝庄临终遗言的矛盾点,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即不对孝庄下葬,但又将孝庄的棺椁暂时安置在孝陵(顺治的陵寝)附近。
导致康熙不愿违背祖母遗言的原因很简单,康熙和孝庄的感情十分深厚,达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康熙的童年是充满灰色的,只有来自祖母的关爱使得灰色的世界多了一些鲜艳的色彩。
康熙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小的时候,还得过天花,全有赖于祖母的鞠养教诲才能够长大成人。
康熙成年后多次对皇子们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以至有成,设无祖母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
在国家大事上,孝庄对康熙也是鼎立支持。
顺治死后,留下四位辅政大臣辅佐康熙,后来鳌拜居功自傲,权力的欲望逐渐膨胀,联合遏必隆,恣意妄为。
彼时的康熙还是个黄毛小子,政治能力还很欠缺,但政治经验丰富的孝庄却不露声色的密切注视事情发展。
在为康熙挑选皇后时,舍去遏必隆之女,选中赫舍里氏,笼络了清朝元老索尼极其家族势力,这才有了之后的剪除鳌拜一党。
孝庄的恩情,康熙自是铭记在心。
当孝庄病重时,康熙冒着大雨,前往白塔寺进香,祈求神灵保佑孝庄延年益寿。
不仅如此,康熙亲自在慈宁宫侍奉,口尝汤药,昼夜不离左右,并传谕内阁,非要紧事勿得奏闻。
在二十六年时十一月,康熙又要求刑事机构对重刑犯减免处罚,以祈求太皇太后能够摆脱疾病。
正是孝庄和康熙多年的感情,使得康熙不敢轻易违背遗训,落个不孝子孙的骂名。
而且康熙还不顾众人反对,将孝庄的棺椁停在宫中长达几月,直到康熙二十七年的六月,棺椁才运到昭西陵暂时安置。
康熙怕孝庄在阴间活得不自在,还将孝庄生前在慈宁宫居住的五间房屋拆除,运到昭西陵按照原样重新修建。
深层原因
孝庄38年未能下葬的原因的确有康熙个人情感使然,但还有一个隐藏原因就是康熙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按照遗嘱就近下葬。
这个原因就是清朝初期的一个迷案——太后下嫁之谜。
孝庄在入关之前,为了儿子顺治的皇位,曾经下降委身于多尔衮,这也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这件事情虽然在正史中寻觅不到一点蛛丝马迹,但私以为却是真实存在。
首先是南明诗人张煌言的自编诗集《奇灵草》中写道:掖庭又说册阙氏,妙选孀闺足母仪。椒寝梦回云雨散,错把虾子作龙儿。
诗文意在讥讽满情皇帝不守人伦,娶亲属的孀妇为妻。
孝庄下嫁的情形也有所记载: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婚。详细描写了孝庄下嫁多尔衮的盛况。
这种风俗其实在游牧民族早期文明十分常见,被称为“转房婚”,又叫做“收继婚”。
主要是为了防止人口、遗产外流到异族或者对手手里,是为了自己部落的长远利益着想。
孝庄下嫁后,顺治对多尔衮的称呼也改变了。
在顺治五年冬至改“恭奉太祖配天,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从叔父变为皇父,多尔衮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要知道顺治和多尔衮并不是亲生父子,那么称呼的改变只有一个,就是多尔衮变成了顺治的继父,才会有此称谓。
诸多侧面证据表示孝庄应该是真的下嫁过多尔衮,只是满族入主中原已久,汉族封建伦理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断影响满族贵族,清朝皇室也从原来的满不在乎的态度,转变为以此为耻。
如果她死后和太宗合葬,一定会在下层民众引起非议,造成社会舆论上的动荡。
所以孝庄主动要求要把自己埋葬在孝陵附近,以“母念儿孙”的理由掩盖于世人,这才让灵柩停放38年,康熙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得照办。
至于孝庄遗言中的不想劳民伤财也是实情,在入关之前,满族的丧葬制度主要是火葬。
入关之后,为了和汉人的文化接轨,觉得风光大葬更能摆脱固有的蛮夷形象。
孝庄也不能例外,只是孝庄到了人生的晚期,开始崇拜佛教,不过她本人就是蒙古族,信佛也不奇怪。
身边也没有可劳累的事情,于是开始修身养性,吃斋念佛,平日的衣服,吃食,也是能简则简。
孝庄的昭西陵规模不大,用料简单,但是规格却很高。
大殿是重檐庑殿顶,这是古代最尊贵、最高级的一种建筑形式,这也是后人对孝庄的褒扬的体现。
就这样这棺椁放置了38年,到康熙去世,雍正登基时,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允恭向雍正提出了棘手的问题,要求给孝庄下葬。
毕竟这时候受汉文化颇深,开始讲究入土为安。
雍正的手段足够高明,眼光也独到,他把大臣们找来,提到孝庄的遗嘱,最后引经据典,说《礼记》中也没提到合葬是古来就有的习俗。
曾祖母的遗言也不好违背,遗体就这样放着也不是办法,父亲修建的临时的暂安奉殿就是个好地方,就地建造一个陵寝,好让曾祖母早早轮回,免得受这人间之苦。
由于雍正是个新皇帝,况且说的也有道理,大臣们都纷纷同意。
在雍正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式将孝庄的陵寝命名为昭西陵,孝庄终于得到安歇,这一生属实是不容易。
雍正还在昭西陵雕刻了一个“二龙戏珠“的浮雕,不知是不是隐喻孝庄一女侍二夫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