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宋以来,朱仙镇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聚集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也因快捷方便的交通而繁荣,到明末清初是朱仙镇最繁盛的时期,成为中国的四大名镇。此后因黄河漫溢,朱仙镇逐渐衰落,如今的朱仙镇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但数千年来的历史在这里遗留下众多的人文古迹,看景点回顾历史,今天就说说启封故园的桥。
我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自古就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中,一般都为私有性,唯有桥梁(除私家园林中的桥梁外)自产生之日起,便以民众的共有性出现,“修桥铺路”则被大众视为造福人民的慈善行为,而被民众所推崇。人们也将桥做了恰如其分的命名,以纪念某人或某事。
潜龙桥,是一座别致清幽,古色古香的单孔石桥,桥上建有牌楼,以“乾隆桥”的谐音而称“潜龙桥”。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九月,黄淮下游地区出现了罕见的特大旱情,年事已高的乾隆皇帝在纪晓岚的陪同下最后一次南巡,除了祭祀河神、大禹庙求雨外,还对治理河务、引水等重大工程亲自决策,并设法从桐柏、贾鲁等支流源头引水。在这过程中要求河南巡抚在朱仙镇上再修建一座大拱桥,以方便百姓出行。后人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便把乾隆提议修建的桥称作“乾隆桥”,为避讳真龙天子的字号,便以谐音称之为“潜龙桥”。我想这仅仅是个传说,但反映的却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状元桥,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为没有名分的以“状元”命名的状元桥,这座状元桥隐藏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国宋朝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因此宋朝的科举考试也相当严格,因而宋朝的文化相当发达,据说当时甚至连一个普通的农妇都能随口说出几句宋词出来,也因此宋朝名人辈出,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辛弃疾、苏轼等一大批文人登上政治舞台,在唐宋八大家里,北宋就占据六人之多。
在重文轻武的影响下,当时宋徽宗的三儿子17岁赵楷,一直很喜欢读书,1118年17岁赵楷凑热闹混入各地进京赶考的队伍,参加了科举考试,他文采出众,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夺得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无奈将实情告诉了宋徽宗,徽宗在高兴之余怕天下进士说闲话,于是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提为状元。宋徽宗为鼓励众皇子读书,赐赵楷黄金千两。赵楷将这些黄金,以朝廷赈灾的名义赐予遭受黄河水灾严重的朱仙镇一带,并用剩下黄金建造了这座桥,老百姓因此称它为“状元桥”,也就有了全国现存100多座状元桥中唯一一座为没有名分“状元桥”,其实它应该是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修建的状元桥。
信义桥,据传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兵法集大成者鬼谷子曾长期在朱仙镇一带授徒学习兵法,当时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同时拜鬼谷子为师。庞涓当上魏王的将军后,因忌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抛却同窗之情,设法诳骗孙膑,并挖去他的膝盖骨,使之残废。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一代大将庞涓背信弃义,惨遭兵败,自刎而死;而孙膑则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永垂史册。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把镇上的这座古桥命名为信义桥。
同时,“信义桥”也是鞭策为朱仙镇繁华而做出贡献的商人,应该说“信义”是商业运行的基本准则,古时开封地区商业繁盛,离不开诚信守信的商人的商业运作,因此取名“信义桥”也是对现代商业的一种鞭策,坚守“信”、“义”,做消费者信得过企业,是信义桥建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