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其生态区位特殊而重要。
曾几何时,民勤还是一片汪洋湖海,从红崖山迄于北部的雅不赖、度青山、梭梭门子至东西圈子山、莱服山的广大区域都是水的世界。在这个水天一色的世界里,湖中游鱼,浅草平铺,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个“塞上奥区”的美称。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生态环境的恶化,昔日的“塞上奥区”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夹击下,已变成狂风怒号,黄沙飞扬的混沌世界。而昔日,湖中游鱼、浅草平铺的优美环境,也只能频繁出现在民勤人的梦中。
近年来,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持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胸怀“国之大者”,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底线,大规模开展压沙造林国土绿化行动,举全县之力防沙治沙、节水植绿、修复生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十八大以来,该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44.93万亩,实施工程压沙44.41万亩,封沙育林55.8万亩, 通道绿化2458公里。至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10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8.28%。较大的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西大河等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全县长期存在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每年的春秋季是治沙造林的黄金季节,该县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大规模义务压沙造林。并充分利用“3·12中国植树节”、“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城区树木认领认养等行之有效、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探索创新治沙造林多元投入机制,开展城区树木认领认养等行之有效、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培育发展“互联网+防沙治沙”“互联网+”、众筹治沙、义务认领治沙等公益治沙平台。建立“四方墩”等公益林基地26个,吸引志愿者义务治沙造林10万亩,捐助资金2900多万元。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荣获首批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民勤成为全国重要的防沙治沙宣传教育基地。
与此同时,该县还科学编制《民勤生态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 年)》,并获省政府批复实施,认真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等规划。制定《民勤县新时代防沙治沙10年规划(2018-2027年)》以及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等区域治理规划,科学有序推进重点风沙口治理。按照“外围封禁、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思路,把防沙治沙的重点放在绿洲西部和北部风沙线,把造林绿化的重点放在沿边沿沙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把乡村绿化和林业产业的重点放在绿洲内部和沿边沿沙区。针对流沙区采取“草方格沙障+沙生苗木”、“工程压沙+低密度造林+种草”等新模式创新治理,对绿洲外围连片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构建起了“绿洲外围封禁保护、沿沙区域治沙造林、绿洲内部综合治理”三道屏障。
2017年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以来,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见缝插绿、科学绿化,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倍增行动,加大防沙治沙力度,注重林地、草地质量提升,拓展乡村生态空间,以乡土树种为主,打造绿城、绿道、绿带、绿宅,建成万亩胡杨林、苏武沙漠大景区、红崖山水库、重兴镇红旗村、薛百镇宋和村等国土绿化示范点,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各具特色、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防护体系,保障了民勤绿洲的安全生存和发展。
2013年民勤县林业局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公务员局等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2019年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2019年民勤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根据民勤县2020年度国土三调变更数据成果,目前,民勤县现有林草资源1279.72万亩,其中林地面积802.62万亩,草地面积457.21万亩,湿地面积19.89万亩。
面对诸多荣誉,该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姜有恒说: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系统治理,紧盯目标、久久为功,抓好防沙治沙工作。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思路,以林长制为抓手,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完善为保障,认真贯彻“生态立县”战略,切实守护好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