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湖南最南端,湘粤交界处,郴州莽山以林海茫茫、蟒蛇出没而得名。总面积2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9.6%,是地球同纬度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原生型常绿阔叶林区。山奇、水秀、林幽、石怪、气爽,在这里达到了奇妙的融合。
有越来越多希望寻找自然真谛的人们走进这座大山,盼望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古老的山川异域,“小青龙”的神秘传说
大雾笼罩在莽山顶端。葱郁的绿色铺满视野,深吸一口气——草木特有的治愈味道不由分说冲进口鼻,混着细细的水汽。这是远离城市的、难得的清香。
从景区西门进入,自然博物馆紧邻入口。在博物馆内,可以观赏到莽山拥有的珍稀动植物标本和国宝动物级的“莽山烙铁头蛇”。
莽山烙铁头蛇是蛇博士陈远辉1989年在莽山的一个惊世发现。经中科院院士赵尔宓组织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人类从未发现的新蛇种,于是将它正式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
莽山烙铁头是大型毒蛇,遍体青色,仅尾巴末端是银白色,当地人称为“小青龙”,视其为祖先的灵魂,尊为图腾。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精通草药的瑶族姑娘上山采药,碰见段成两截的白尾、头似烙铁的小青蛇。小青蛇来自天上的瑶池,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喝醉了,溜出天宫游玩而摔在了莽山的一座山峰上。
瑶族姑娘悉心照料了小青蛇。它痊愈后,赠予瑶族姑娘一个宝珠。瑶族姑娘用宝珠为村民排忧解难,对村民有求必应。但莽山有一只刚成了精的穿山甲,修炼成功,在地下翻跟斗,把莽山整个地下都掏空了,还造了九宫十八殿。小青蛇钻入地底下跟穿山甲斗了七天七夜,战胜后的小青蛇遍体鳞伤,为了养伤留在莽山修炼。我们看到的烙铁头蛇,就是它的后代。
“一山跨两省,湘粤在莽山”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就来到莽山猴王寨景区,一步步踏上青石板阶梯,能感受到瀑布群溅开的水珠。负氧离子监测系统显示,8月31日,这里的负氧离子浓度为1666个/立方厘米。
63岁的彭叔伸手举着手机,打开自拍模式,对着镜头微笑。他想记录下这宜人的一刻,与身后的瀑布合影。我询问彭叔是否需要我来帮忙拍照?他热情回应:“要得,你帮我拍!”
我们得知,彭叔和老伴、一对亲家从长沙驱车来到郴州游玩。儿女要上班、孙子刚好开学,四位长辈不愿在家“发霉”,于是结伴外出旅行。
彭叔的亲家母邱阿姨精神头极好。彭叔走台阶时用一根随手拾的长木棍撑着借力,走一段便需要停留歇息一会儿。邱阿姨扶住石板路两边的扶手,一路不停;走热了,她就将充满活力的绿色外套脱下,系在腰间。
邱阿姨认为,这趟旅行来得很值。“我们花300块钱,住了好大的一间民宿!”她的语气很兴奋,“昨天去看了‘雾漫小东江’,特别漂亮。我告诉你一条好路线!”
我们路遇许多老人。他们三三两两结伴,有的脖颈间还挂着专业照相机;长沙口音居多,也听见不少粤语。毕竟,“一山跨两省,湘粤在莽山”已流传甚广。
青山绿水之间,触摸自然时令
世间总有些美好的偶遇。9月1日,当我们从莽山东门进入、漫步五指峰景区时,又碰巧迎面遇见了彭叔一行。邱阿姨嘱咐我“前面这段路很长,要慢慢走呀!”
我们是通过索道上山的。这是有国内最长的单线索道——长3.7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景区投资1.6亿将五指峰景区建设成了全国首家全程无障碍山岳型景区。6公里长的无障碍步道、两部140米和120米高的垂直观光电梯、5部斜挂式轮椅提升机、3部垂直提升机,46米长的自动扶梯,都在为残障人士、弱势群体提供关爱。
在景区内峡谷餐厅里,可以看到一家人带着坐轮椅的老人前来游玩的融洽场景。无障碍步道让这种幸福,成为了可能。
栈道修筑在绝壁之上。脚下是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高空,五六米开外又是白雾,惊险中混杂着神秘。云雾有时散开,可远远看到山峦各异的形态:这样看是金鞭神柱,另一个角度看又神似“渡海观音”。加入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还不乏姜太公钓鱼之类的奇景。
但山间的云雾捉摸不透。要想捕捉到最美的日落、云海、星空,恐怕还得提早给“渡海观音”打声招呼。
来自浙江嘉兴的蒋叔也像这云雾一般,极有探险精神。他与旅游团一同来莽山游玩,谁知旅游团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上山。“他们怕累,我倒觉得习惯了,走一走很舒服。”蒋叔年近70,头戴鸭舌帽,背后一个背包,腰间一个挎包,显得十分矍铄。
年龄不是问题。不久之前,蒋叔刚刚结束在甘南的旅行。老伴和孩子们都在国外,他有足够的时间走遍大好河山。
站在海拔1750米的莽山最高峰天台山,春看杜鹃、夏望星空、秋观云海、冬赏雾凇,一年四季的时令都得以触摸。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摄影记者陈正 部分照片由景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