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王府井大街还不算出名,它不是全国、全世界著名的商业街,也不是外地人来北京的首选目的地。街南的工美大厦只是普通的工艺美术店,路口的红黄麦当劳还不复存在,并不宽阔的街上有数条胡同,每条胡同中,都热闹拥挤地住着人家。
岁月如大江大河奔涌,四合院人家早已搬迁,一间间齐整的门脸替换了老旧的院落,30年前的痕迹荡然无存。时间匆匆赶路,人们频频回首,越来越怀念抬头就看见瓦蓝天空,看见成群鸽子列队在空中飞翔的日子。
这个世界没有时光机,人也当然回不到小时候。然而总有有心人,总有一些地方,让人们怀旧的心有可以安放的地方。作为王府井大街的“地标”建筑——王府井百货从来不缺人气,这里地下二层的一处网红打卡地,以沉浸式体验场景让人们感受到昔日重现的喜悦和怀念。
青砖砌成街巷,老街老巷老院子,甚至连胡同当中停放的自行车,都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走在巷中,你若仔细听,能听见回忆的脚步在紧紧跟随。
如今王府井大街的模样太过繁华和时尚,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可供怀念的地方,那些老式修鞋摊、简陋录像厅、卖着色彩艳丽玩偶的小铺怕早已消失在时间中。
城市中商场越来越多,电影院越来越大,立体环绕声、3D、IMAX,人们坐在宽大荧幕前体验着高科技带来的感官享受。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体验仍比不上小时候节省一个星期早饭钱,换一场录像厅里港台电影的兴奋和快乐。
是岁月自带了滤镜吗?即使是又破又旧的黑白电视机也和美好的记忆相关联。
时尚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更替,如今衣着现代的人们不会想到,绿军装、红旗袍曾经是最美的结婚照,而永远洁白的北海白塔是北京人记忆中永不过时的背景。
1996年前,北京西客站还未运营,离长安街不远的北京站是南来北往人们的起点和终点。火车站上一列列绿皮火车带着老旧的模样“开”到了王府井百货大楼,似乎是从旧时岁月缓缓而来。
汪曾祺先生在《胡同文化》里写到,“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你以为这是笑话?看看仍住在胡同的人家,和那些骑着二八自行车满城逛的土著,你会清楚,这就是生活。
从逼仄的胡同走回平坦如砥的王府井大街,再回头看,刚刚走过的场景如同消失了般,一盏盏朴素的白炽灯,一块块破旧的青砖石,一扇扇朱红的房门打造出另一个空间,未必时时想起,却始终在记忆中某个角落沉默地存在着,让人牵肠挂肚。(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