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壶香茗、焚一炉檀香,吟诗作赋、琴音缭绕……9月10日,“吟咏风雅 品味东林”古诗词吟诵沙龙活动在上海东林寺景区内举办,中华诗词数千年的墨香穿越时空而来,让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寺,笼上了不一般的魅力。上海诗词届、吟诵届的名家齐聚,与朱泾本土诗词吟诵名家、传承人和文化爱好者共赴诗词盛宴,轻歌慢吟,以诗寄情。
现场嘉宾由古及今溯历史、讲沿革,分别从船子诗词与金山人文的关系,唐调吟诵的源流与特点,金山朱泾诗词吟诵对诗词文化传承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从朱泾绵延2000年的文化历史视角着眼,交流如何以中华最传统的吟诵为形式,更好地来展现朱泾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古镇朱泾,素有“东汉将军封邑地、唐代诗僧传禅地、吴越文化发祥地、棉纺粮油集散地”之称。朱泾花灯、吴韵古琴、东林禅茶、朱溪棹歌等文化,传汉唐、吴越之风,构建了独特的江南地域文化。
朱泾镇东林寺
朱泾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唐代诗僧船子和尚,明代诗人王良佐、戚韶、张冕,近代诗人彭鹤濂等响誉海内,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千古佳话。
千年古镇见证了历经汉唐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年后的今天,朱泾本土古诗爱好者与唐调吟诵传承人们吟诵对和,唱古调、吟古诗,以古音今唱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再次传播。
朱泾本土古诗爱好者与唐调吟诵传承人们吟诵对和
“春潮覆草半江青,长水分涂客未经,少理蚕丝多织布,百家烟火傍朱泾”。清朝诗人陆宝的《行嘉善道中宿朱泾》在唐调吟诵下,意蕴悠长,让人梦回棉纺织业生产与贸易盛兴的时代,水运便利的朱泾呈现出一片空前的繁荣景象,这也奠定了朱泾成为上海浦南重镇的地位。名“诗”名“景”,描绘朱泾的诗篇背后,是社会、历史、人文发展的缩影。
当诗词遇上古琴,让现场嘉宾们“如听仙乐耳暂明”,在层层递进的情绪中更深层次的感受到了诗词中的情感变化与恢弘气势,古声与古韵的碰撞,将活动氛围推上了高潮。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吟诵彰显魅力,积累陶冶性情。据悉,本次活动为2022中国·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的活动项目之一,通过研讨朱泾历史文化名人的经典作品,展现朱泾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表达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