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不过是文化人爱玩的一种梗,所谓“虫二”不过就是风月无边的意思。虫二这两个字,据说有2个出处,一是杭州西湖湖心亭上,有“虫二”石碑,是乾隆皇帝亲题,另一处在泰山上,相传是清光绪年间刘廷桂所题。
(一)泰山虫二
泰山为五岳之尊,历来是文人墨客与帝王卿相们流连吟咏的绝佳场所,而“虫二”这个石刻位于泰山万仙楼附近登山路边,乃是清朝光绪年间济南才子刘廷桂在游览泰山时所题刻,目前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 说起这个虫二,还有段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和日本人有关。说是有些日本学者在中国专家的陪同下,来到了气势磅礴的泰山游玩。
显然,这些日本学者是有备而来,一路上滔滔不绝,在尽情欣赏泰山无限风光的同时,他们还对泰山上古人留下的文化痕迹一一讲解,品头论足。直到路过泰山上写着“虫二”两字的石刻时,这群日本人才停下脚步,他们驻足欣赏对这两个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大家谁也不知道深意。
当问及随行的中国人员时,中国专家也是一头雾水不能作答,最终这“虫二”石刻被日本人嘲讽地认为:这只是中国古人的一个恶作剧罢了,根本就没有任何含义,实为故弄玄虚!这个问题在当时的确是令人费解之事,很长时间都没有比较确切的答案,这个问题在郭沫若这里得到了解读。
当一起爬泰山的友人向他询问时,郭沫若思考片刻告诉大家:答案其实很简单。原来,这“虫二”俩字本是“风月”(繁体字),繁体字的“风”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其意乃是“风月无边”之意。
(二)虫二来源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就不难发现,这段“虫二”的风流韵事,竟然和大名鼎鼎的唐伯虎有关。在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的《坚瓠集》里就有引用。文中所记载了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经常出入风花场所,有一次他结识了一名叫湘英的妓女,因为湘英也多才多艺,两人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最后在告别时唐伯虎就给湘英写下“风月无边”四个字。据《坚瓠集》原文记载:“唐伯虎题妓湘英家扁云:“风月无边”,见者皆赞美。”
当时,能得到大才子唐伯虎赏识,而还留字作以赞美是何等荣幸,所以妓女湘英非常欣喜,她认为唐伯虎是在夸奖她,称她有魅力,有才情等等。但在湘英没高兴多久,就被另一位才子祝枝山一语点破,其实唐伯虎是在夸赞自己。众所周知,“大虫”在古代是老虎的称呼,又因为“伯仲”有排名之意,“伯虎”就代表“大虫”。因此,唐伯虎送给妓女湘英的这四个字,其实是在夸赞自己比湘英还要“风流”,还有“风月”。
所以,这个“虫儿”的流行其实就是古人“拆字法”的一种文字游戏,这类谜往往虚实结合,须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对文化人而言,也算是饶有趣味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