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开始,媒体人、摄影师蒋理在敦煌度过了难忘的40余天。作为“敦煌文化守望者”计划第三期入选者,一年后,他的作品《敦煌守望四十天》由中华书局推出。9月11日,在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的见证和连线下,《敦煌守望四十天》在苏州甪直首发。“在江南守望敦煌”是蒋理的个人课题,他说:“很多人对敦煌有敬畏感,感到敦煌文化高高在上,很难接近。但我想告诉大家,敦煌有很多地方让人感到很亲切,比如323窟对江南风景的描绘,和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就有很多联系。其实,敦煌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缘分。”
莫高窟323窟中的“江南”
出于保护需要,目前敦煌开放洞窟数量有限,游客式观光很难一畅心怀,影像和文字的“预习”是实地游的前奏。蒋理以“敦煌文化守望者”身份修炼成一名合格的“敦煌讲解员”,浸淫莫高窟40天,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敦煌的历史地理,莫高窟的开窟概况,各个时期的12个代表性洞窟,数十个普窟、特窟、不开放洞窟,深切感受敦煌的艺术魅力。
自366年莫高窟开窟,千年间,这个文化圣地留下了古代农业生产、手工业制造、商业贸易、社会生活、艺术流变、建筑风貌、宗教神话,以及古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珍贵图像。在《敦煌守望四十天》中,蒋理将重点介绍的洞窟置于厚重的时代背景中,带领读者重返历史现场,了解敦煌石窟艺术之美产生的时代根源。除了介绍敦煌文化、传扬莫高精神,窟顶治沙、数字敦煌、壁画修复、敦煌研学游等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书中插入的近140幅图片,既有身为摄影师的他实地拍摄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又有敦煌研究院授权的窟内文物图片,还有历史感满满的老照片。封底有“敦煌文化守望者”第三期成员一镜到底讲解莫高窟61窟的二维码,扫码看视频,即可身临其境游洞窟。
“敦煌地处偏远,我们在全球招募‘敦煌文化守望者’的志愿者,他们不仅要学习、培训40来天,还要提出自己的传播计划,成为敦煌文化的传播者。这本《敦煌守望四十天》就是成果之一。”杨秀清说,隋唐时期起,敦煌石窟的大众文化层面兴起,《敦煌守望四十天》就是从大众视角对敦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书中提到,在敦煌石窟见到了江南元素,这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多元性,也体现了这本书的个人色彩和立体性。
“我第一次去敦煌是1979年。当时很不容易。一不容易在交通条件:要先坐火车到柳园,再换长途汽车,每天只有早上一班,到敦煌就是中午了,一路不见人;二不容易在身份条件:我因为是研究生,被特批了才能去。”葛剑雄说,以前不看大量相关资料很难理解敦煌文化,现在不同了,传播的便利让普通人接近敦煌。“为什么敦煌有吸引力?从《敦煌守望四十天》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不同人从敦煌得到了不同的东西,这也是敦煌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不在于成为守望者的40天,而是40天结束后的传播。”
葛剑雄分析,敦煌文化有很多来源,但都已经中国化。很多内容表面上看是宗教的,实际上是世俗的。敦煌文化是融合的产物,尽管一度没有受到保护,但恰是在这种条件下,敦煌文化流传存续下来。在敦煌,甚至能看到希腊神话的因素,我们不清楚是如何传播进来的,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为丰富。
“我可以接受平凡,但不能接受平庸,‘敦煌文化守望者’计划是我摆脱平庸的一个途径。进入遴选名单后,我要准备培训结束后的计划,这本书就是计划的一部分。”蒋理回忆,来到敦煌本以为轻松,但在学习和受训的40多天里,从来没有一天在凌晨1点前入睡,既要“消化”白天接收的信息,还要结合自己的感悟,讲出自己眼中的敦煌。
“在敦煌的40余天,尽管压力很大,每天还是坚持写日记,最初是为了‘对抗遗忘’。这本书是第三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共同经历过的,它有很多有用的信息,读者可以作为行前指南。也希望读者踏上旅途后,能寻找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敦煌文化的联系,用心创造不平庸的生活。”蒋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