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欣 柳玉鹏】当地时间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的行政命令。白宫的相关声明称,该倡议是总统议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以确保美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拜登在签署这项行政命令时没有提到他国,但在白宫专门为此事举行的吹风会上,一名高级官员声称,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正在这个领域大力投资,给美国的领导力和竞争力带来风险。与白宫隐讳传递信号相比,媒体更直接地点出其中“针对中国”的意味。美国《财富》杂志称,拜登的新行政命令给美中经济竞争再添新战线。就在两周前,拜登签署推动实施《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的行政命令,借此构筑对华技术和贸易壁垒,意图卡中国的脖子。“美国想要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永远控制在产业链低端,这种做法不具建设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3日对美方做法的批驳一针见血。中国专家吕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不管美国怎么做,中国始终致力于自主创新,不会放弃探索和研究,从来不指望美国什么,这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坚持走的道路。
又要投入巨资?
拜登12日上午签署行政命令后在波士顿发表演讲。美国彭博社称,这次演讲有意模仿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1962年著名的“登月演讲”。肯尼迪在那次演讲中呼吁让美国人登上月球表面——这一目标已于1969年实现。这一次,拜登宣布自己的目标是在未来25年将美国癌症的死亡率减半。
与拜登雄心勃勃的抗癌目标相比,外界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上。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一名政府高级官员的话说,这项新行政命令旨在启动一项国家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方案,推动联邦政府在未来几十年对决定美国生物技术领导地位和经济竞争力的领域进行投资。目前还不清楚拜登政府将投入多少资金来支持该行政命令,白宫称13日将举办生物经济和生物制造峰会,宣布范围广泛的新投资项目和资源。
拜登政府为何突然将目光转向生物技术?拜登在签署这一行政命令时说:“我们必须保护美国的生物经济,因为外国对手和战略竞争者都使用合法和非法手段获取美国的技术和数据,包括生物数据,以及威胁美国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专利。”一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称,本世纪这个10年结束时,工程生物学有可能被用于占全球产出1/3以上的制造业,相当于近30万亿美元。彭博社则援引一名匿名知情人士的话称,新冠肺炎疫情令美国政府内部有了一种紧迫感,意识到必须制定一项明确且一致的产业战略。
在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当天,白宫为此举行了一场吹风会。一名高级官员在提到中国时说,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生物技术创新者,在这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我们面临落后的风险,就像我们在半导体行业和先进的电信行业遭遇的情况那样”。
“最新的迹象显示,激烈的科技竞争已延烧到生物科技领域。”“美国之音”称,拜登签署行政令以回应中国在生物技术方面的挑战。“德国之声”认为,拜登政府希望借此减少对中国新药、化学品和其他产品的依赖。彭博社评论说,虽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之一,但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已迁移到海外。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官员尤其担心美国对中国先进生物制造基础设施的依赖。
“这是拜登政府从保护主义立场出发制定的措施。”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掌握着前沿的生物技术,却一直防范中国,希望通过保护主义的途径保持优势。目前相关倡议内容看起来很笼统,需要观察美国下一步具体会怎样做。“作为原则我要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现实,也是历史潮流。”毛宁表示,中方希望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而不是人为阻碍全球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
“科技霸权主义”
两周前,拜登签署了另一项行政命令,旨在实施《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香港《南华早报》13日称,这是拜登政府改变美中竞争平衡努力的一部分。随着两国之间紧张关系加剧,拜登政府一直在寻找遏制对华产业投资的方法。“美国之音”报道说,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的行政命令,被认为是对“芯片法案”的补充。
英国路透社1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扩大对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与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别想弯道超车?美国扩大芯片管制将打击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美国之音”报道说,签署“芯片法案”后,拜登政府正在继续采取行动。目前,美国和中国领跑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没有芯片,就没有自动驾驶汽车。”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技术专家刘易斯毫不掩饰地说,美国的战略是封锁中国,他们发现芯片是一个瓶颈。
毛宁13日表示,美方这么做完全是“科技霸权主义”。美方企图利用自身科技优势,遏制打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美方嘴上鼓吹公平竞争、“基于规则”,实际上做的却是“美国优先”、实力至上。
对于美国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最新动作,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生物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理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生物技术是典型的两用技术,这种两用性也包括其对经济形态的塑造。近40年来,美国是生物技术强国,也是全球生物经济大国。据美方统计,美国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具有质量和价格竞争力的原料药需求持续旺盛,“对中国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
王小理说,不能低估我国生物科技发展有与世界科技前沿一定时期切断、产业链短暂断裂的风险。然而,美国对中国实施生物领域“脱钩”可能并不会顺畅。首先,相对IT领域,生物领域的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回报周期长。美国如果贸然实施中美生物领域“脱钩”,短期看固然对中方形成巨大压力,但也对美国医药企业在华巨大市场份额形成强大杀伤。更重要的是,从长期看,这必然倒逼中国加速生物科技和产业自立自强。而且,中国生物技术领域全球合作网络很大,资金投入体量全球第二,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上也比较有特色,美方很难切断中国与全球生物技术发展的联系。
中国有能力应对
美国《财富》杂志13日称,自从竞选以来,拜登就不断宣称打算让美国在各个方面对中国保持战略竞争力,从应对气候变化到加强芯片制造。但美国想遏制中国发展没有那么容易。《南华早报》评论说,在这场科技战中,对英伟达芯片出口的禁令是对中国人工智能雄心的直接挑战。尽管找到英伟达的替代者是漫长过程,还是有人愿意押注中国长期摆脱英伟达等公司的能力。“美国之音”也提到,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的出口管制。美国兰德公司的高级政策研究员马乔里·布卢门撒尔说,中国政府的支持比美国政府更全面、更有凝聚力,这有助于中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领导地位,这是一项涉及硬件和软件的核心技术。
俄罗斯《独立报》称,对于美国不断升级的限制措施,中国有不同的应对举措,但最终这将促使中国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努力确保独立性。而对美国来说,长期的负面影响可能要严重得多。除了经济影响外,进一步的限制肯定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这种竞争也将令世界进一步分裂,被划分为两个彼此不喜欢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