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事关群众幸福程度,事关各地管理水平,事关各地形象,事关游客感受度赞誉度,也是各地近年来持续整治的重中之重。都按照中央要求,相继开展了程度不同的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整治陈规陋习,为我们自己打造美丽家园。
避免忙时闲时“冷热不均”。有的农村乡镇或者城乡结合部存在这样的现象,其他工作不忙的时候,将城乡环境整治、提质工作抓得很紧,其他工作来得多的时候,就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置之脑后,相应地就造成了部分群众对环境工作不太重视。要避免这个现象,就相应有一个专门的队伍,常态化抓好落实,推动环境持续改善。
避免干部干、群众看的形象。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做示范,这个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思想党员不到位,思想觉悟提升不快,自觉性激发不够充分,部分群众不是积极参与自身环境改善,而是站在一边,抱起膀子看,虽然没有捣乱,但是确有指指点点,说这里没有干好,那里还有垃圾的现象,让干事的人很是不愉快。对此,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同意干部群众思想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树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念,要做好充分动员,从打扫家庭卫生起,一步步开始打扫公共场所卫生,提高全体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自觉性打扫、常态化保持成为辖区全民行动。
避免“造盆景”的形式主义。工作上有时候以试点带面推动工作,这个方法无疑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环境卫生这样干就不行了,如果仅仅打造几个漂漂亮亮的靓点,其他地方普普通通,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窠臼,不利于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我们需要的是面上的、内核的整治,对于点上的则不是那么重要。
“打蛇打七寸”,做事要得法。我们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避免环境整治成效不明显的问题,让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西蜀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