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有三样宝:创业、投资、路演,靠能力翻身的人大有人在。
三四线城市有三样宝:医生、教师、公务员,是这个城市体面的职业。
一线城市更加开放,机会很多,有能力的也很多,大家互相制衡,彼此只能遵守规则。
二三线城市相对封闭,多是拼爹和潜规则,更讲究人情世故。
一个地方规则越不透明,“潜规则”生存空间就越大。
关系比能力重要、算计大于努力;攀比高于生活。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安逸的生活,一线城市的人累在节奏,三四线城市的人累在做人。
人生要么拼命的去创造价值,要么安静的等待老去。
只有努力的人,才有资格享有公平。
从表象上看,一线城市,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人群熙攘,发展的平台大,资源多,但繁华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可能今天登上巅峰光彩照人,明天就跌落神坛失去一切,无情地被淘汰。
四线城市,悠闲缓慢,不喧嚣,人少,虽然工资不高,却也没有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没有装修豪华的大商场,但一两个小商场也足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没见过豪车奢侈品,即便真拿出上街,都没有多少人认得。
大家日子都平平淡淡,安安稳稳。
一线和四线,差的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而是格局和眼界。
生活在四线城市,最可怕的是凭关系人缘和父辈资源常常可以轻松夺走普通人想靠努力得到的大部分东西。
人们如果看到谁做到很厉害的职位或有什么特别待遇,第一反应不是去夸赞这个人很有能力,而是去八卦一定是家里有人,后台硬。
努力不如拼爹,干什么事都要找关系。
不是说大城市没有这样的情况,也有,但是没有那么夸张,毕竟人生而不平等。
只是起码一线城市能让人看到,如果努力,终有一天我也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毕竟相比之下,大城市更看中的是个人能力,也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看到优秀的人会见贤思齐,思考我和优秀的人之间到底差在哪里,我要如何才能获得提升。
而不是用背后有人这种揣测来麻痹自己,为自己放弃努力找借口。在家乡小城生活,当个公务员,清闲又安稳地过一辈子。
一线和四线城市,各有各的好与坏。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待的地方。
没有什么对与错,优与劣。
真正获得知识,思维成长的地方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年轻时候去过的地方,居住过的城市,它们都深深地影响着你。
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这样的气质将在你年轻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
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来说,什么最重要?是眼界。
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贪恋安逸和温暖,要在年轻的时候,住在一个大城市。
它给你多样化的价值观,告诉你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懂得了这世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在这个充满偏见,不理解,甚至一见不同便恶言相向的时代,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活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决定了你的气度,你的待人接物,你的胸怀抱负。
不必去理会三线城市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因为她们并不知道30+的姑娘,有事业,有爱情,多姿多彩地生活着,还抱怨时间不够用,有太多精彩没来得及去体验的大有人在。
她们骄傲地活在商业社会以及她们想要的爱情里,和世俗想象的大龄剩女的惨淡现状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不必去理会小学同学对你说,那个小城市里的机关里是多么的其乐融融,他们下午三点,还组织一起打羽毛球呢,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爽感,那些你的计划书被采纳,那些你做出来的产品居然有几千万用户,那些辛苦工作犒劳自己买买买的时刻,他们不懂。
你只有早早看见过最好,享受过最好,体验过最好以后,你才有资格说,我选择在大城市生活,还是选择在一个宁静的小城市里生活。
你只有见过一切,你才有资格选择。
如果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去过最美的地方,看过最美的风景,看到过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壮丽而辽阔,看到过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
那么你会安然接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苦难。因为如果欢乐必不可少,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坦然接受暂时的挫折和困难。
见过这个世界上的好,见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东西,你会更加笃定,更加心无旁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