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图,地处湾区东岸、两市三区交界的燕罗街道犹如一颗“产业钻石之心”镶嵌在深圳版图的西北部。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之际,宝安区举行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发布了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片区规划。
生态
茅洲河为燕罗注入灵气
沿107国道(宝安段)一路北行进入燕罗街道,首先来到的是洪桥头社区,源于清康熙年间由洪熙官创出的洪佛拳是这里的“金字”招牌,已入选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如今,社区原住居民中有三分之一积极参与训练,洪佛拳已然成为深入当地骨髓的文化传承。
俗话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继续北行,右转进入松福大道后不久,映入眼帘的便是茅洲河,这也是燕罗“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特色、“十字山水,一心三片”空间布局的主要组成部分。
水清岸绿、鸥鹭齐飞,初秋时节的茅洲河连片的浅滩湿地孕育着勃勃生机,一旁的燕罗湿地公园植被茂盛,据介绍,这里植被品类都是精挑细选的,确保游客一年四季来游玩都能看到盛开的花朵;对岸的康体公园建有观景平台和大片草地,也已成为市民休闲漫步的佳地。
而就在五六年前,这里曾是远近有名的黑臭水体,周边居民甚至不敢开窗户。“小时候经常在茅洲河里戏水抓鱼,随着产业发展,鱼塘农地变成厂房,茅洲河的水质令人担忧,但经过近几年治理,茅洲河终于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又可以岸边吹风散步、河里摸鱼捉虾了。”塘下涌社区居民黄进说。塘下涌社区位于茅洲河边,社区居民成了茅洲河治理工作最大的受益者。同时,治水增强了辖区群众自主环境保护意识,常能看到民间河长、护河志愿者等民间群体巡河管理,与政府河长“手拉手”,形成全民治水护水新机制。
“治理激发了燕罗的新活力,曾经被取消了多年的茅洲河龙舟赛,前几年也在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段重新开赛。”黄进说。
记者翻阅《宝安区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规划发展纲要》看到,“最美的河山,构筑自然生态托盘”正是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六大发展策略之一。47公里的滨水碧道将沿罗田水库、茅洲河形成通山达水的绿色滨水路径;23公里的环山绿道将以北部山脉为主体,结合区域绿道及郊野公园,形成登高远眺的山脊绿道,将合力组成通山、连水、进社区的慢行体系。
生产
整街统筹形成12.2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空间
沿松福大道转燕罗路向东行驶,先后抵达的是燕川社区和罗田社区。
谈起燕川,深圳的党员干部都不会陌生,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正坐落于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部分厂房老旧,令街道面临开发强度“低”,容积率仅1.0;产出率“低”,97%的企业仅贡献17%的产值等问题。
正如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趣城工作室创始人张宇星在宝安区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暨高峰论坛上所说:“建议燕罗对标深圳科技园的高端智能制造,置换原有低效业态,释放有限的土地空间资源,吸引更高端的上市公司入驻。”
助力宝安乃至深圳参与湾区竞合,需要充足的土地空间,只有通过有计划的土地整备,成功腾挪出一批规模化、连片的优质产业空间,才能承载重大项目落地。
如今,燕川社区、罗田社区、山门社区不少老旧厂房已经被推倒,一栋栋现代化工业厂房正拔地而起。原来,在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的熏陶下,红色文化早已深深融入燕罗党员干部的血脉和灵魂,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打响了全市首个“整街统筹”项目,以破解开发强度和产出率“低”的难题。
“整街统筹”计划实施土地整备9.36平方公里,形成连片产业空间12.2平方公里,政府将获得连片产业用地6平方公里。目前,“整街统筹”项目一期233.5万平方米,已完成172万平方米,进入收尾工作;“整街统筹”项目二期正有条不紊向前推进。
“过去的老旧厂房或因单体面积、高度不足,或因承重不够等原因,无法满足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有了产业空间,我们将根据企业对厂房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最匹配的生产空间。”燕罗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道现拥有鹏鼎控股、劲嘉印刷、三诺电子等行业龙头在内的三千余家企业。
不久的将来,集中释放出来的产业空间将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
生活
五所学校同步推进提升幸福指数
继续北行驶上广田路,路边两项民生工程近两年牵动着周边居民的心——燕川中学、燕川实验学校,不远处的罗田小学也在加紧建设中。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但在这之前,燕罗街道仅有燕山学校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宝安区委区政府认真领悟“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含义,致广大而尽精微,竭尽所能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质效,并在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规划之初便加速推进片区学校建设。
如今,办学规模60班3000个高中学位的燕川中学(深圳市第十三高级中学)已正式投入使用,迎来了首批新生;办学规模45个班2130个学位(小学24个班、中学21个班)的燕川实验学校和办学规模30个班1350个小学学位的罗田小学正在如火如荼加紧建设,计划明年秋季投入使用。
“就在两年前,我还在为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担心学位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学校的规划落地和陆续建成,我家娃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不出燕罗就能享受到一系列的公办优质教育。”燕川社区居民陈灿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还要前往隔壁街道的松岗中学就读时感慨道,近几年燕罗街道已经迈入了“最好的时代”。
正如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在宝安区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暨高峰论坛时所说:“未来先进制造业不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关键是需要通过优质的‘三生空间’,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在建设“大湾区”、“示范区”和前海“扩区”大背景孕育而生的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将着力引入国际龙头企业、产业链主企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凸显“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特色,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山”理论、产业与生态融合的实践范例。
审校 / 郑礼军
责编 / 李庭新
校核 / 李可
编辑 / 黄志聪
校对 / 高崇文 胡洁贞
来源 / 宝安日报
记者 / 徐迅 宋璐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