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谈到了春秋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要想了解齐桓公的事迹,抓住“称霸”二字即可。那么晋文公又是什么样的呢?
打垮戎狄,击败楚国
晋文公是继齐桓公后的又一位霸主,人们一直将他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但其实这有点委屈晋文公了。齐桓公只是北拒戎狄,让他们无法入侵,但晋文公及其子孙却把戎狄部落都给打垮了,更通过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军,消灭了楚国大量的有生力量。
史书上没有直接记录楚军伤亡到底有多大。但楚军失败后,楚成王放话给楚军统帅子玉说:“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你要是回来,你该把申地、息地的父老怎么样啊?这意思是,你没脸讲申息父老啦。项羽那句“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名言,很有可能是学的这句。
“遵”王不“尊”王
要论尊王,晋文公就有点可疑了。晋文公倒是也帮天子做了一些很重要的事。当时周天子很没面子,他的王后和他的弟弟王子带私通,于是天子去捉奸。但王子带却联合了狄人攻周,大败周军。周襄王逃居于郑国的汜,并告难诸侯。
听说周王了除了说,有实力的诸侯都谋划着帮周王解困。秦穆公首先点起兵,想赶到郑地去护送天子回洛阳。但是他路太远了,到郑国还得先跟晋国借路。晋文公想,这么好的机会我凭什么让给你啊,他就抢先跑过去了。
晋文公成功平定了叛乱,但叛乱平定后他就开始膨胀了。文公就开始跟天子提出无礼的要求了,他想死后也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周襄王在这个问题上倒很自尊,说别的给以给,但等级不能乱,我还是给块地给你吧。于是就把阳樊一带的土地,赐给晋文公。
再往后,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想盟会诸侯,怕诸侯们不来,就跟周天子打招呼,说你先来一下。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行为,其实都是和旧制度的精神不符的。大概,这就是孔子会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的原因。
晋国何以强盛?
从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开始,晋国就留下来一个传统,公族一概不给封地。但封还是要封的,只不过封的是异姓大夫。春秋初年,异姓大夫弑君则有之,篡位的事似乎还少见,也许他因此觉得不同姓的人还可靠些,或者至少威胁不那么迫切。这事的长远后果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战国时晋国被异姓的大夫瓜分了。但就从春秋中期形势看,则是因为不讲宗法,人才选拔的余地比齐、鲁、宋、卫这些国家都要大,因此冒头的人才也最多。
那晋国为什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封公族而封异姓,公然破坏宗法制呢?
这就要追溯到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据说当时就有人说:“好好一个太子,怎么起名叫仇人的仇呢?而成师这个名字可了不得,象征着将来要成功啊!” 成师获得了一块封地,叫曲沃,于是号为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晋的国都翼城还要大,曲沃方面要取代晋国国君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之后六十七年里,曲沃和翼城之间斗争不断。曲沃桓叔,桓叔的儿子曲沃庄公,庄公的儿子曲沃武公,这三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前后杀死了五位合法的晋国国君,成师这一支终于取得了国君的地位。于是,曲沃武公就摇身一变,变成了晋武公。
而晋武公成功篡位之后,担心有人依样画瓢,就开始残杀公族势力或将公子他们赶出过去。此后晋国的公族势力一直都很弱小,为日后的三家分晋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