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大地,八山一水一分田,闽山闽水物华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广大农村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焕发新气象,新农村已然成为一片奋斗热土、幸福乐土、绿色净土、丰收沃土……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明村镇,感受乡村振兴的巨变、乡风文明的美好。
1
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
文旅融合发展 绘就文明美景
这是中国东南海滨一座美丽的古城,这里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古树参天;这里天蓝海碧、湾美礁奇、鱼跃人欢。她,就是全国文明镇——铜陵镇。
铜陵镇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顶街路花化绿化亮化
近年来,铜陵镇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抓手,对全镇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围绕房屋美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等方面,突出抓好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铜陵镇不仅注重改善镇区面貌,更关注产业发展。铜陵镇利用景区、湾区、乡村旅游示范片区等文旅资源,将文明创建融入生态旅游中,衍生一批“旅游+”产品,绘就出一幅文明美景。
“旅游+文化”
立足谷文昌精神、关帝文化 、黄道周精神,以东山关帝庙、黄道周故居、黄道周纪念馆、谷文昌铜陵事迹馆、南门湾谷文昌精神教学点等为重点,生成立体生动、可学可看可体验的文化教育线路。
“旅游+体育”
充分发挥辖区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生成体能拓展为内容的“海陆运动”体验游线路。以南门湾华毅游艇海上运动产业基地、对面屿海上梦想﹒家水上运动休闲区等区域为重点,精心打造海陆体育运动旅游精品线路。
南门湾华毅游艇海上运动
“旅游+生态养殖”
以打造海上生态养殖观光田园为抓手,以对面屿海上生态养殖田园、蒲姜屿海上生态养殖田园、马鞍屿省级“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皇金鲍养殖休闲综合体等区域为重点,开发生成鲍鱼采摘、扇贝采摘、海上垂钓等渔排休闲体验游,配套渔家乐、海上观景、自助露营区、商务休闲等区域,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对面屿海上梦想﹒家水上运动休闲区,村企合作共同推进的乡村振兴项目
2
泉州市晋江市西滨镇
牢记嘱托 接续奋斗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晋江市西滨镇辖区三个村(社区)的居民均由异地移民而来,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精品袖珍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省级生态镇、省百强乡镇第4名,连续三届荣膺省级文明镇。一直以来,西滨不忘嘱托、砥砺前行,立足产业富民,提升人居环境,深化文明创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精品小镇。
《钟楼夕照》(摄影人:陈江瀚)
农村产业蓬勃发展
西滨镇抓住时代机遇,发挥地缘优势,鼓励村民“闲房闲劳”兴办手工制鞋作坊,制鞋业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西滨镇逐渐形成以制鞋为主的上下游生产供应链,村民从“一穷二白”走向“脱贫致富”。在经济转型期,西滨镇支持发泡鞋材企业联合科研院所,进行智能制造、绿色技改。聚焦数据透明化、管理精益化、生产智能化,鼓励鞋服纺织等企业加快数字技改。鼓励传统产业数智转型,向高端化发展,提升发展质量,支持企业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车间,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提升行业竞争力。
《飞织协奏曲》(摄影人:蔡清伟)
乡村建设日臻完善
实施思进村区域改造,建成移民安置新型社区和镇中心公园,村民人均居住面积从原来不到25平方米,提高到人均90平方米。实施跃进村石结构危旧房整体改造工程,进行跃进路拓改、污水管网等配套规划建设,“再造明星村”。实施海滨街景观改造工程,推进镇区绿化美化项目,把各村(社区)建设成村美、路畅、整洁、水清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晋东明珠”的风景线。
《思进村》(摄影人:林阳宇 )
移民文化交相融合
打造展示红色党建、西滨发展等文化的党建宣传阵地;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办闽南语培训班,设立南音室,扶持民间文艺队,开展“三下乡”、镇村企篮球联赛、近邻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及“精品西滨”宣传推介活动。引导村居民和企业员工树立“西滨主人翁”意识,推动落户西滨的农场职工、早期移民、三峡移民和外来人口更快更好地融入西滨、融入晋江,汇聚“新晋江”人的力量推动西滨发展建设。
《气势恢宏》(摄影人:蔡清伟)
3
龙岩市武平县中赤镇
产业之花开满坡 靠山富民结硕果
武平县中赤镇是曾经的贫困乡镇,行政区域面积1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72亩,林地面积14.6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3%以上。近年来,该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和捷文村群众来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党委主导,支部发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山”上经济,开辟了群众致富新路径。
“一棵草”开出“致富花”
中赤镇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非常适合种植“白背草”等本土中草药,该镇通过出台立体林下经济扶持政策,构建“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示范户”模式,大力推广“白背草+”中草药种植立体林下经济。目前,该镇已成立专业合作社(协会)3个,增加就业岗位50多个,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立体林下经济产业10余人,林下立体种植“白背草”等中草药1000多亩,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实现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
林下立体种植“白背草”
“多颗果”砌就“致富路”
中赤镇以“产业能人+基地(农场)+脱贫户”模式,因地制宜,在低坡林地发展三红蜜柚、沃柑、茂谷柑、育平金桔等特色果业,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引导成立23个果园农场,种植三红蜜柚3000多亩、沃柑1000多亩、茂谷柑500多亩、育平金桔300多亩,产值达1500万元,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成效初步显现。
01
茂谷柑
02
三红蜜柚
中赤镇通过发展“山”上经济,有效探索出一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2017年成为武平县首个脱贫的乡镇,2018年底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1月顺利实现撤乡设镇,2021年被评为第十四届省级文明乡镇。
编辑:蔡丽洁
编审:兰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