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见习记者 易婧)站在厦门市同安区南门桥上,不远处,蜿蜒的东西溪静静交汇。阳光轻洒溪面,波光粼粼好似披上金色马甲;岸边,一株株鲜艳的美人蕉肆意摇曳,与溪水交相辉映,令人沉醉;岸上,沿溪纳凉、垂钓的居民放松休闲……
俯身有碧水,抬眼赏鲜花。这一幅河畅、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得益于同安区城区段安全生态水系统建设工程。
岸线综合治理,改善河道湿地环境,构筑滨水慢行系统——去年完工的同安区城区段安全生态水系统建设工程,以修复河流生态环境、水质改善、景观提升为出发点,保留了原有河流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充分展现东西溪的生态风光,为居民打造了家门口的带状湿地公园。
东西溪被誉为同安的“母亲河”,持续推进的东西溪生态水系统建设,实现行洪安全与生态修复的完美融合,改变了同安老城的形象,也为当地居民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看,这么美的溪流,这么漂亮的带状公园,随手一拍都是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不重样的。”今年52岁的刘珠仁在南门路住了30多年,见证着东西溪的巨变,打开手机相册,满满都是东西溪的美景。她说:“令人开心的是,最近溪边新开了许多奶茶店和咖啡馆,晚上坐在溪边喝杯饮料,畅聊趣事,真是太惬意了。”
今年,厦门市河长办联合市河长研究院、水环境研究中心首次发布厦门市九条主要溪流的生态健康“体检报告”。根据评分,东西溪的安澜指数、碧水指数、富民指数、智慧指数得分最高,综合评分排名第一,是全市“最幸福”的河流。
把视线往南移,在历经河道重塑、截污补水、滩地修复等建设后,位于同安新城核心地带的埭头溪下游段,于本月焕新颜。
走在6.5千米长的带状步道上,岸边的美人蕉与再力花交相辉映,白鹭成对打闹嬉戏,河面上的汀步桥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胜地,桥下鱼儿穿梭,别有情趣。
曾在西柯街道任职十年、现为同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叶邵佳告诉记者,埭头溪的变身,得益于埭头溪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
他说,工程创新性地对河道淤泥进行原位固化,重塑河道,同时种植多样化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为埭头溪“增绿”,还可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如今的埭头溪风景怡人,为附近百姓提供了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东西溪、埭头溪焕新颜,是厦门河湖治理的典型案例和缩影。“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厦门市围绕新时代治水思路,立足厦门实际,不断提升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构建美丽河湖、健康河湖、幸福河湖,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
【访谈】
厦门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康永滨:
全力保障厦门流域水环境
“疏浚渠塘,连通河脉,漾漾清波玉带,花丛锦簇趣通幽,柳暗处莺歌天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聚力凝心勿殆,荡浊除臭也削黑,还成效三年五载。”2018年,厦门市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康永滨担任首任专职副主任。刚上任的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并填下一首词。词中写出了康永滨对厦门市水生态治理成果的期盼和要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如今四年多过去了,他说,当时设定的目标基本实现,厦门的河湖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没有哪条河流比埭头溪更难治理!”刚上任,康永滨就接到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同安埭头溪治理。考虑到整治的难度较大,市河长办立即讨论部署,为被污染河流量身定制污水治理方案并进行挂牌督办。
多年来,厦门市持续统筹谋划,推进系统治理,提升污水治理能力,加强污染源控制,不断提升河湖面貌。同时,厦门强力推进河道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全市79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河道总长243.77千米,累计总投资额5.76亿元,打造河道水系景观,建设沿岸绿化休闲带,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小微水体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在康永滨的推动下,厦门在福建省率先将小微水体纳入河湖长制监管,并出台了《厦门市小微水体治理工作指南》,统筹指导全市治理规划。“高标准、全覆盖的小微水体治理,有效改善了城乡水环境,确保小微水体长治久清。”康永滨说,目前厦门920个小微水体已全面登记造册,形成一塘(池)一档,同时完成了400余处小微水体治理,精心打造了83处水景观示范点,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看着厦门一条条溪流水质提升,康永滨很欣慰。他说:“河湖治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多部门协同联动,下大力气解决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重难点问题,要坚持共管共治,凝成强大合力。”在他的计划中,厦门将全力保障9条溪流监测断面水质稳步提升,今明两年全面消除劣V类溪流水质断面。
【记者手记】
河湖治理的“厦门答卷”
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赋予厦门这座城市最美的底色。
以“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治”。多年来,厦门治水步伐不断加快。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我市以水环境提升、水生态修复为导向,以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水问题为重点,多措并举打好河湖治理的“组合拳”,推动河湖长制从有效管控走向全面治理。
让水清起来、让水动起来、把水留下来。始于2016年的厦门市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原则,结合流域周边截污治理,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浮床、曝气复氧、生物膜法、水系连通、生态补水、闸坝生态调度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建设目标。厦门全市79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绵延243.77千米,打造一个个河道水系景观,建成一条条沿岸绿化休闲带。
河河有人看,湖湖有人管。行走在厦门主要河流、湖泊、池塘,你能看到清晰的河湖长公示牌。“河湖有问题,直接找河湖长”已经成为厦门市民的共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常在,碧海银滩、海豚逐浪常在,田园相依、百姓安居常在,厦门系统推进河湖治理,以一幅幅“水美”画卷交出精彩的治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