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旭
1956年5月13日,一个前蒋军将领风风火火来到北京,口口声声说要找主席。
如愿见到主席之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席,我是来讨说法的。”
看到他的举动,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周公也没有和主席这样说话,你一个起义人员如此大呼小叫的,肯定要挨批评。
谁知道大大出乎意料,主席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向他解释,最后握着他的手说“我们知道错了。有错就一定会改,而且一定能改好!”
看了这一幕,工作人员大惑不解。
此人是谁,为什么敢用这种口气跟主席说话?主席为何对他如此客气,还向他道歉?
董其武将军
此人是解放战争中的起义将领,名叫董其武。
董其武,山西河津人,1899年11月出生在该县固镇村一个农民之家,家境尚可。
因此,董其武小时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读过私塾,还顺利进入河津县读高小。
待他长大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民国时期,山西变成阎锡山的天下。
作为山西都督的阎锡山雄心勃勃,胸怀问鼎中原的野心,因此创办斌业中学,培养初级军官,为他称霸储备人才。
董其武听到消息后非常兴奋,立即赶往太原。
为了能培养更多人才,招生不论穷富,学校管吃管住,还发放助学金。
但是为了培养人才,入校门槛很高,报名考生有7500多人,最后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人被录取。
考试共有国文、算术、体育三门,董其武三门成绩均名列前茅,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毫无悬念地被录取。
在斌业中学,董其武刻苦用功,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斌业专门学校机械科学习军事科目,并担任班长。
1924年3月,在快毕业的时候,董其武和军校的同学植树的时候,因取水浇树一事,和阎锡山督军府一位副官一言不合,干了起来。
对方出言不逊,挨了董启武两脚。
之后,血气方刚的董其武因不肯认错,被勒令离开学校。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1925年春天,董其武南下到了谭延闿的部队,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一员。
肚里有墨水,又上过军校人才非常稀缺,董其武一入伍就是排长。
董其武表现出色,一路高升,不到两年,已经是第九混成旅旅部副官长,升迁速度让人瞠目。
1927年,董其武加入了有“铁军”之称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当时第四军军长是李济深,手下名将如云,四个师长分别是陈铭枢、陈济棠、张发奎、徐景唐,名将叶挺也是第四军的独立团团长。
董其武在第四军担任的最高职务,是中校副团长。
而叶挺比董其武大3岁,还上过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以及当时著名的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董其武毕业的斌业中学,没有高学历的教官,在中国的军校中根本排不上号。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董其武是有突出军事才能的。
青年时期的董其武
1927年,蒋氏背叛革命,第四军中的一部参加南昌起义,打响了对蒋军的第一枪。
董其武则选择了北上,在1928年秋天投奔了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
傅作义当时也在阎锡山手下,董其武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老部队。
民国时期军阀比较重地域,阎锡山是山西人,他的晋军中还是当地人吃香。
而傅作义的老家临猗,距离董其武的家乡河津不过五十公里,这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血浓于水。
再加上意气相投,董其武一生的命运就和傅作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同舟共济、一荣俱荣。
董其武和傅作义身上有很多共同点,那就是推崇“忠义”。
他们的“忠”,不说忠于某个人,主要是忠于国。
正因如此,他们在战场上才所向无敌,屡建奇功,打出了名气,打出了威风。
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傅作义、宋哲元等数十名北方将领就呼吁停止内战,抵抗外侮。
傅作义还向当局请缨抗日,在长城抗战中痛击日军,大长国人志气。
傅作义
强将手下无弱兵,董其武不但率团参加了长城抗战,还在怀柔、石厂一线阻击日军,亲率全团官兵与日军激战15个小时,打退日军10多次进攻。
1936年冬,身为蒋军陆军218旅少将旅长的董其武,率军参加了悲壮的绥远抗战,再次建立功勋。
这年5月日军扶植建立了伪蒙,控制了察北和察东地区,之后企图控制侵入华北、西北的理想通道绥远。
在对绥远驻军长官傅作义拉拢失败后,向该地区发动进攻。
同年11月,伪军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旅和两个炮兵连,共5000余人,在日本驻蒙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指挥下,凭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三路向红格尔图气势汹汹扑来,百灵庙战役拉开帷幕。
董其武以红格尔图战斗副总指挥的身份,率步兵2个团及炮兵1个营向日军亮剑。
当日伪军还在睡梦中的时候,218旅神兵天降,暴揍侵犯红格尔图的日伪军,短短几个小时,毙伤敌1700余人,俘虏300余名,还缴获大量军用辎重、纪要文件和电台、密码本。
董其武、孙兰峰在《一九三六年绥远抗战始末》一文中称:百灵庙战役,伪蒙古军第7师被打死300余人,打伤600余人,400余人被俘。
绥远抗战最终以我军全胜宣告结束,消息传来举国欢腾。主席特派南汉宸携其亲笔贺信及绣有“为国御侮”的锦旗前往慰问,称绥远抗战为“全国抗战之先声”。
抗战中,董其武率部参加了忻口战役和太原战役等著名战役,都有不俗表现。
其中最出彩的,当属五原战役。
1940年3月,天气转暖,黄河解冻,河套地区道路泥泞,日军机械化部队无法行动。傅作义决定痛击困守五原城中之日军,并伺机消灭外围各据点的日军,因此发起了五原战役。
当时,傅作义35军为主力攻击五原城,其中以35师攻击新城,32师攻打五原旧城,已经升任师长的董其武率101师负责破坏乌加河桥,并阻击外来日军的增援。
五原之战能不能打好,就看乌加河桥能不守住。
傅作义以重兵成功突入五原城,与守城日伪军展开巷战。
战况激烈,攻城前敌总指挥袁庆荣将军身负重伤,双方进入胶着状态。
发现五原城被围,日军迅速出动三个联队,从包头驰援。
这时候,董其武率领的101师死守乌加河,任凭日军军官咆哮,士兵眼睛发红,狂攻三天,但是无法过河半步,直到五原日军全军覆没。
抗战中,一般环境下,蒋军和日军兵力对比至少5比1才能勉强开战。
此战中,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董其武以一个师硬刚日军三个联队,艰苦可想而知。
傅作义有点担心,不断询问他能不能顶得住,要不要援兵,董其武始终没开口,最后关头,董其武和军官们都到了战壕的最前线。
五原之战,让傅作义声名大振,也让董其武扬名立万,日军更是牢牢记住了101师和董其武。
由于董其武抗战有功,官职不断晋升。先后任蒋军陆军第三十五军军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绥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1973年,董其武参加中日友好协会代表团出访日本,当年侵略中国的日军将领听说后要求拜见董其武,对他说:“要是贵军所有部队都像傅作义和您那样会打仗,恐怕用不了八年日军早就投降了。”
自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到1945年日本投降,董其武率部抗战12年,屡建战功,是名副其实的抗日名将。
由于思想的局限,董其武在抗战结束后与我军作战,充当让他遗憾终生。
因为傅作义和董其武的善战,给我军造成了不小麻烦。
主席曾3次亲自部署挺进绥远的战役,由于傅作义、董其武执行蒋氏内战政策,遇到挫折。
董其武指挥所部与我军进行了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察南绥东战役、察绥战役等,使我军原定的作战意图没有能完全实现。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一共经历过9次重大失利;而在这9次重大失利中,我军在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遇到的对手,就是傅作义、董其武。
抗战胜利后,蒋氏失去人心,董其武渐渐发生变化,逐渐看透蒋氏的本质,对蒋失去信心。
1947年6月,蒋氏授予其上将军衔,但他对外仍宣称是中将,说明他对此不以为荣,反以为耻辱。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顺应潮流,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
董其武从收音机听到消息后兴奋异常,随即与傅作义通话,说老长官“干得好”。
第二天,他迫不及待从归绥飞往北平,直接面见傅作义,希望复制“北平模式”。
董其武将军
董其武之所以反应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他看到我方代表了正义,是中国的希望;其次也是他为人忠义,心中一直把傅作义当作自己的明主,办公室里不挂蒋氏的照片,而挂傅作义的照片,对傅作义忠诚不贰,紧紧跟随,亦步亦趋。
在他心里,傅作义无论选择什么,他都无条件服从。
得知部下的态度,傅作义大喜,立即这一情况反馈给我方。
出乎意料的是,主席当时却并未首肯。
因为绥远蒋军的情况比较特殊,并非铁板一块。
其中有地方军阀旧部,有其他战区败逃的残军,再加上蒋氏对军队的渗透,当时发动起义难度较大。
于是,主席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绥远方式”。
“绥远方式”的核心,就是——保持中立,从长计议。
即不动干戈,不急于求成,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让该地区的蒋军保持现状,保持中立,不与我军为敌。
然后画出一个中立线,交换俘虏,双方互通有无,营造一个宽松环境,让他们的思想上有一个接受和转变的过程。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非常高明,对我方非常有利。
因为采用了“绥远方式”,这些军队对我军不构成威胁,我军就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去消灭其他蒋军残余力量,从而从容解放全国。
正像主席预料的那样,绥远军队成分复杂,将领立场也有差异,思想转不过弯。
比如傅作义手下“两只虎”之一的孙兰峰将军(另外一只虎就是董其武)和顾祝同的亲信刘万春将军。
孙兰峰是察哈尔省主席兼代保安司令部司令;刘万春是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驻绥部队指挥所中将副主任,此人还是第111军(辖第319师、第320师、第326师)军长。
他们的顾虑,无非是担心我方出尔反尔,秋后算账。
再加上蒋军特务不断散布各种谣言,还有国防部长徐永昌前去施压;以至于到了1949年8月中旬,起义依旧没有举行。
在此背景下,主席在9月初委派傅作义、邓宝珊前往归绥市给董其武“助威”。
因为董其武是一员名将,蒋氏爱惜他的才华,对其极力拉拢。
蒋氏甚至派飞机到归绥,接董其武到广州去,但被其坚决拒绝。
飞机飞回时,在兰州附近坠毁。
董其武心有余悸地说:“幸亏我没有跟老蒋走,天不亡我;看来老天爷也支持我走和平之路啊。”
董其武态度如此坚决,傅作义才敢到绥远去。
傅作义不仅带了20万银元的“糖衣炮弹”,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将领们大力宣传我方“既往不咎”宽厚政策,使大家放下了思想包袱,下定了起义决心。
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通电签字仪式,在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礼堂举行。
蒋军绥远省主席兼华北“剿总”绥远指挥所主任董其武一身戎装,走上主席台,他庄严宣布:
“绥远起义自今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开始酝酿,历经8个月,今天终于达成。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选择了和平。这庄严的时刻到了!”
随后,董其武带领蒋军绥远省参议会议长张钦、高等法院院长于存灏、土默特旗总管荣祥等要员和各族各界人士代表,共37人,依次在《绥远和平起义通电》上签名。
董其武和平协议上签字
起义部队于1950年2月至4月10日期间,被改编为人民我军第二十三兵团。董其武任兵团司令员。
由于董其武等人的努力,我军兵不血刃解放绥远。
董其武起义有功,我方也予以厚待。
1950年4月27日,主席接见董其武,对他起义的行为表示赞赏。
会见时,主席几次向他强调我方“既往不咎”的政策,让他回去转告参加起义的全体人员,希望他们放下包袱,为建设新中国做贡献。
董其武听了非常高兴,回去后他几次召开会议,在部队里大讲特讲主席的话。
朝战爆发后,董其武主动请战,率领23兵团跨过鸭绿江,担负起了修建泰川、院里、南市等战时机场和后方警戒任务,做出重要贡献,被朝方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战争结束后,23兵团临时进驻河北,后改编为69军,董其武任军长。
对于董其武的贡献,我军没有忘记。
1955年授衔时,在主席的坚持下,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得知自己被评为上将军衔后,董其武忐忑不安,主动给主席写信,要求降衔:
“起义前只是中将军衔,起义后能保持原职原衔,我就已经很感谢党和主席了,没有理由再为我晋升军衔”。
主席让时任京津卫戍区司令员杨成武转告董其武,“他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根据功劳、贡献与资历,应该授上将军衔,谁有意见也不能降低,这是政策。”
后来董其武担任63军军长,没有担任大军区领导,主席还专门接见他解释说,按规定兵团正职只能担任大军区副职,但是那样就没有实权了,你担任军长不但有实权,还是大军区领导待遇。
由此可见,主席对董其武是很尊重和重用的。
既然如此,董其武为何去找主席“讨说法”,又是为了何事?
原来,为了巩固胜利成果,我方在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开展的运动中,部分绥远起义将士被揪住小辫子,说他们有“历史问题”,因此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这些人想不通,感到非常委屈,就给董其武写信,埋怨他当时的起义之举。
董其武看后心里不是滋味,把这个问题向组织上作了反映,但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到了1956年,董其武应邀到京参加五一活动,打算这一次一定要为老部下讨个说法。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5月13日,董其武去见主席,大倒苦水。
他是一名武将,说话不会委婉,喜欢直截了当,他一开口就刹不住:“主席,过去您说对起义人员既往不咎,现在那些起义人员有的被抓,有的被关,有的没有进去也被管控了,还有的被送去劳改了,是不是政策变了?”
主席一听,表情严肃起来,郑重地说:“我们历来讲话算数!政策没有变!我们的经是一部好经,却被一些歪嘴和尚念错了!”
然后他伸手紧紧握住董其武的手说:“这绝对是下边搞错了!当然,我们也是有责任的。你能向我如实反映这个问题,很好。其武同志,我们知道错了。有错就一定会改,而且一定能改好!”
听了主席的话,董其武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如释重负,高悬的一颗心终于落地,满意地告辞而去。
主席一向是言必信,行必果。
之后,他亲自过问,将起义人员的错案都一一予以平反。
从右至左:粟裕,韩先楚,董其武(1975年)
董其武虽然是一名武将,却有很强的仁义之心。
起义的时候,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得到了高官而忘记士兵。
他对傅作义和我方代表说:“我早已把绥远部队当成自己的兄弟,希望你们一定要对他们一视同仁。对他们进行基本的生活安置,绥远本就不发达,不解决6万多人的生计难以解决,希望妥善考虑,能不杀尽量不杀。”
111军军长刘万春
后来,111军的军长刘万春因为起义后跟蒋军勾结被判死刑,董其武得知消息后痛心疾首,他知道刘万春等人被捕是罪有应得,但他又斗胆上书主席,为几人求情——“念在他们都是参加起义签字的人,宽大处理吧!”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刘万春保住了性命,改判无期,1976年8月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