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群山巍巍,河湾悠悠,生态环境秀美旖旎。金寨也是皖西革命老区,英雄众多,功勋彪炳,烽火岁月可歌可泣。在这片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的土地上,金寨将推动绿色发展与传承红色血脉相结合,描绘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
红旗飘扬,星火燎原
金寨作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人民军队的发源地”,红色血脉深植,红色资源充沛。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金寨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有319处,其中革命文物就有204处。星罗棋布在大别山中的众多红色遗址,恍如百年前的燎原星火,点燃如今金寨人的精神火炬,点亮新时代金寨人的奋进前程。
今日风景秀丽的山水画廊,是昔日金戈铁马的革命战场。红25军和红28军在金寨壮烈的革命历史,是最好的红色教育课件。金寨不断加强红色元素的汇集,以文物、史料、经典再现等为主,通过现场感受和生动讲解,使红色教育入脑入心,成为全国重要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将红色精神撒播向建设新中国的新生力量。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美的山区环境资源,金寨以“中国红岭公路”为链,串联起全县23个乡镇,打造“一核心五片区两廊道一网络”的红色旅游空间布局,推出一批以红色教育、红色休闲和体验度假为主的旅游系列产品。据2022年《金寨红色旅游规划文本》预计,到2025年金寨游客量将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99亿元,红色旅游将成为推动金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红色是金寨最鲜亮的底色,大别山精神始终伴随着金寨儿女的奋斗征程。曾经经历的苦难、发出的呐喊和不屈的抗争,如今都积淀为这片红色沃土的矿藏,成为金寨人披荆斩棘,追赶时代脚步的力量源泉。
绿山青山,赶超发展
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水光山色千里画卷。金寨坐拥大别山原始森林和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自然资源富饶。近年来金寨坚持绿色发展主基调,积极培育绿色产业,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努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特色产业是金寨重要的绿色振兴道路。上世纪九十年代,金寨的桑茧丝绸产业就独树一帜,以此为基础,南溪镇构建“丝绸+”为主线、丁埠村为中心的“种桑+养蚕+缫丝+红色休闲旅游”完整产业链。
丁埠村还从红色史料中挖掘特色卖点。在发生于丁埠的立夏节起义中,周维炯用酒灌醉民团团员,兵不血刃智取民团控制权。酒在这则红色故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没有故事的酒就是变了味的水”,丁埠村独辟蹊径,以革命酒为卖点,建立酿酒厂,打造出“丁埠1929”纯粮酒,推向市场,成为金寨红色旅游打卡地的爆款产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全面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金寨实施了一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在优化生态及人居环境上取得了较好成效。与此同时,继续推进农业“两个替代”行动,在龙湾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种植户用有机肥和内蒙古羊粪代替化肥、用人工除草和种植四叶草代替除草剂,实现绿色无污染种植。金寨还大力推动风光水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机建设,该县发改委报告显示,金寨2020年就已经基本实现全县能源消费可再生能源替代。
依托大别山这座绿色宝库,绿色振兴的理念成为金寨实现赶超发展的底气。走进今天的金寨,道路干净整洁、村庄绿树氤氲、产业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安康……绿色振兴赶超发展,金寨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党建引领,行稳致远
2016年习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六年过去,在党的带领下,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下,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六年来,金寨大湾村牢记总书记嘱托,依托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旅游、红色教育等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以往偏僻破旧的山村,变身为热闹整洁的景区,脱贫“钉子户”,蜕变为致富“领头羊”,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踏上了振兴路。
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带领群众搬迁、安排群众搞种养殖、开发旅游业、引入茶企市场化经营、无数次走访……多年来,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敬佩,实现从“支部讲话无人听,党员创业无人跟”到“有事找支部,‘无事’找书记”的转变。
近两年,村党组织也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吸纳高学历的优秀年轻人进入“两委”,让年轻人的旺盛精力和活跃思维,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活力生命力。通过安排集体学习,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力求保持“在小地方也有大视野”。努力打造党性强、素质好、作风正的党支部班子。
进入乡村振兴新时期,村党组织仍是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中流砥柱。更多像何家枝这样的党员干部,将继续带领走在乡村振兴金光大道上的乡亲们,凝心聚力,共同奏响金寨振兴发展、行稳致远的悠扬乐章。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金寨以红筑基,以绿促进,红绿融合,书写着新时代老区振兴的答卷。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在前方,红绿融合将为金寨的赶超发展带来更多、更广泛、更持久的力量。
来源:陆红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