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腹地,延安的秀延河畔,有一座开凿于北宋治平年间的石窟——钟山石窟,与中国境内的敦煌麦积山,云冈和龙门石窟相比,钟山石窟几乎不被为外人所知晓。
钟山石窟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整个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已经开掘的石窟有五个,其中主窟三号窟保存最为完整。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最高。主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
主窟呈长方形,中间有大型坛基,坛基之上供奉有三组14尊大型主体圆雕造像,最高的三米多,为释迦牟尼三世佛,分别为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尊造像利用窟内的石头,就地雕凿而成,与坛基连为一体。
主佛像左右分别设立大弟子迦叶和小弟子阿难。坛基东西两端,各立尊胁侍菩萨。坛基前后两排有八根1米见方,接地连顶的石柱支撑。八根石柱及周边的石壁上,密无间隙地雕造着形态各异的小千佛,罗汉以及供养人。僧俗交织,番汉同台,内容异常丰富。
石窟造像体量巨大,造型精美。尤其是圆雕造像的精美和细腻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佛教石窟造像,这显然不是一般的民间财力和一般的工匠所能为。
这是我们只在印度看到过的石窟形式,在国内从未见过。这种开凿时预留原石,然后再加以雕刻的手法,古时候叫“拓雕”,早已失传,现在这里找到证据。
窟内所有的雕刻工艺由于存在着泥金彩绘,与印度和西方的裸石雕刻不同,不大看得出来,但从现在的状态来看,确实称得上栩栩如生。千人千面,千面千态,无一雷同。特别是佛祖涅槃像,身边围侍的众弟子,神态各异,充分表现出每个人不同的修为和不同的性情,可谓精华中的精华。
反倒是三尊主佛像有失水准,既没有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也缺少庄严肃穆的神态,他们眼睑低垂,仿佛在蔑视人世间的纷乱与忙碌。三对阿难与迦叶雕塑却个个传神,堪称杰作。造像风格朴实粗犷,遒劲有力,生动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随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印度佛教造像深目高鼻的形象特点渐渐淡化,到宋代已完全实现了本土化。加上延安是北宋辽金和西夏多元文化交融汇聚的地方,延安的石窟造像就有了自己独有的地域特点。菩萨被塑造成给下地干活的丈夫送水的陕北妇女,迦叶则是陕北田里的老者的形象,这是唐代石窟从未有过。
在陕北,钟山石窟并不是独立存在,文物部门先后发现了800余窟8万余身石窟造像。时间从北魏开始,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各朝代。公元前1世纪前后,也就是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公元六世纪,石窟寺及其建筑,雕塑艺术通过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经中亚和西域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
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陕北,北临大漠,南接关中,西与陇东毗连,东部隔河与山西为邻,是中国丝绸之路北线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佛教,经甘肃河西走廊到山西大同传播通道上的重要一环。隋唐时期,陕北又是内迁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心,这些少数民族普遍信奉佛教,加上唐代佛教中心转移到长安,佛教很自然的在这一代兴盛起来。
相比中国的土木建筑,雕凿在石头上的造像和开凿的石窟的相对来说能够能够更长远的,更长久地保存,以钟山石窟为代表的宋代石窟,不仅数量多,而且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时期的石窟。
怪不得在刚到钟山石窟广场的时候,遇到一群西安美院的学生。
在钟山石窟的角落处,生长着两棵菩提树,有人说,树种可能是飞鸟从南方先来;也有人说,一定是佛祖从印度带来的。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的石窟寺,这两棵南方树种更是为钟山石窟平添几分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