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两国边界,塞外风光,惹人羡艳。
在院子这头,是中国关内大好河山;院子那头,是缅甸莱湖好风光。这情形听起来像是在梦里,令人难以想象。然而,在中缅边境,瑞丽屯洪寨边,一个纯朴的傣族农民的家里,这却是已经延续了数十年的日常。这位傣族农民叫项补,在他家的院子里,树立着中缅边境上有名的84号界碑。
一、一地两国
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向来大多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当1960年,中国与缅甸商榷边境线时,奇特的一幕展现在工作人员眼前——当他们来到中缅边境,却发现两国原来商定好的边境线处于一道江中。
以当时的技术,在江中立碑太过困难。一时无法,两国便遵循有关规定,各退一步再立碑。这块碑便是中缅84号界碑,它立在一家人的院子里,如今已成为一道神奇的景观。
在项补的家中,84号碑立在一棵芒果树下。这块碑历经岁月沧桑,一面能依稀分辨出“中国1960”的字样;另一面,则是弯弯曲曲如同水流一般的缅文。这里曾经有过一段动荡的历史,沉睡着数位为背后的泱泱人民而永远闭上眼睛的英雄。
不过,如今这里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两国人民其乐融融,赶一趟集,走一条道,喝一井水,甚至吃一锅饭。远处,青山绿水仿佛在为这片洒满了和平和乐意的土地微笑。
进入项补家的院子,一次收两元。那是栋洋红色的小楼,充斥着傣族的异域气息,或许还添了些缅甸元素。爬山虎绕着项补家的小院走了一圈,通过84号界碑时也面不改色。正所谓中国人家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果,缅甸邻居的母鸡赶到中国家里来生蛋,莫不如是。
在这里,国境线有小马路、田埂、沟渠等,弯弯曲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是竹篱还是村道,都可能是国境线的一部分。
至于项补,他家只是其中稍微特殊的一景——项补烧饭时在中国,睡觉时却又在缅甸;会客时在缅甸,上个洗手间却又回到了中国。家家国国,家国难分。
但项补并不对此感到诧异。当地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他们亲如一家,民风淳朴,夜不闭户。纵然外交场上大国风云如何变荡,在这座小寨子里,项补家的大门永远都敞开着——他们是这般彼此爱护、彼此信任。
二、中缅友谊长长久
肝胆每相照,冰壶映月寒。在瑞丽,中缅的边境线错综交杂,宛如锯齿,却丝毫没有割裂开两国人民的生活。一道界碑,将一个寨子一分为二,一个叫银井寨,属中国,另一个名为芒秀寨,归属于缅甸。
银井和芒秀像亲兄弟一样亲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阡陌交通,犬牙交错,鸡犬相闻。很早以来,这两座寨子就相互通婚、互市,文化与经济在互通有无中蓬勃发展。这里曾是央视版《西游记》的取景地,傣族特色与天然风光并举,缅甸习俗和中国味道共存。
银井寨和芒秀寨的人们世世代代和睦共处,情浓深处谊长久。大榕树繁茂生长,一座古老的基督教堂见证了两寨人民的友谊。极具特色的景颇族歌舞游荡在山间,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盛典。在瑞丽,这里有最古老的佛教建筑,缅甸的佛事活动一场接着一场。
传统与现代的美丽交融、东方与西方的韵味交合,俗世的生机和千年传承的古佛气象交辉相映,清贫的生活却给予了芒秀和银井人民们开朗的个性。
相比起银井寨人的辛勤乐观,芒秀寨人更具有缅甸对佛教的虔诚。这里常常有年迈驼背的老妈妈扶着墙艰难走到卧佛前,虔诚地跪下磕头。她们从口袋里掏出一袋零零碎碎的缅币,宛如珍宝般献到佛祖身前,放入功德箱里。缅甸人民的日子并不好过,但这份对信仰的虔诚着实令人动容。
芒秀和银井的人民没有因为自己身处在边境线上而产生小心翼翼的感觉,而相反,这里给人亲切安宁的质朴感受。两村本是同根同源,这点在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程度上可见一斑。
银井村因为地处中国,基础教育更好些,高于缅甸那边,所以芒秀的缅甸村民们都很乐意将自家孩子送到中国学校读书,银井寨的学校里常常会有缅甸而来的“小留学生”。每天早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挎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出境来到中国银井边防小学上学。
他们要带好《出入境有限候检卡》——在这里,生活在寨子里的人大都可以随意出入两国。放学后,迎着夕阳,这些缅甸孩子们又跨过边境线回到缅甸吃饭。
中缅友谊的光芒照耀在这些下一代的幼苗身上。缅甸孩子和中国孩子们相处融洽,其乐融融。在这里没有国与国的区别,只有天真的欢声笑语,和最淳朴的友谊。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中缅友谊的长久。边境安稳一日,孩子们的笑颜就能多持续一天。
项补家的女主人,在被问起国籍时只是淡淡一笑,说,她家的人全属中国。然而,伴随着远处悠扬的歌舞声,女主人的眼底还是藏着几分忧虑。“边境”这个词还是在她的心里留下几分不安与担忧,就像泛起涟漪的湖面。
只愿毕加索笔下的白鸽飞过这片土地时,会为他们留下最珍贵的礼物——和平。
三、两地团结共发展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江水。”陈毅元帅曾在中缅边境留下这样一首诗,他希望两国胞波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和平。
这首诗现在被刻在银井寨的铭牌上。随着时代的前进,这几年来,银井和芒秀都陆续进行了旅游开发。对于这两座位于边境线上的寨子而言,这或许是最好的一条商业化道路。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中缅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
两座寨子的相接处,一刻大大的榕树下,“一秋荡两国”五个大字被印在一块巨石上。在巨石身后,是一座美丽的秋千。据说,人只要坐上去轻轻一荡,荡出去便是缅甸,再荡回来就是中国。
像这样独具特色的景点项目在瑞丽随处可见。像有一座金碧辉煌的金塔坐落在中缅边境上,象征着两国友谊长长久久,永不破灭。“一塔佑两国”,这更是当地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一衣带水,源远流长。边境并不意味着混乱,恰恰相反,中缅边境是个民风淳朴的好地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游客们感觉到的良好风气。在高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古朴的小镇氛围反而惹人怀念喜爱。
在瑞丽,下过雨的塔林里,古墓边的萤火虫会飞进游客的车窗。城市里已然消失的慢节奏在山清水秀的小镇里还保留着一份未曾被玷污过的纯真。那是中缅边境上相亲相爱的人们真诚的笑容,是缅甸少有功利的佛教信仰。
清澈湛蓝的湖天和静谧徜徉的古寺相呼应,每个都市人来到这里,都能因回归了自我而自在,心灵都会因人性的质朴而获得释放。
每个人都该感受边境上村民的爽朗悠然。中缅人民在这里团结,共同发展这块他们世代相依的土地。擦肩而过的劳作村民们笑意盈盈,黝黑的肌肤是一种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天然。
都市人所欠缺的心灵良药,仿佛在这里补全——当看到国籍不同却同样安于清贫的人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边境上时,生活的真相才会被惊觉,原来,安之若素地缓步行走在世间,也是一种活法。